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昆明12月9日電 題:幫扶不停步 群眾更幸福——我國脫貧人口最多地級市易地扶貧搬遷后續觀察

      新華社記者林碧鋒

      烏蒙大地,正開新局。

      云南昭通,位于烏蒙山腹地,所轄11個縣(市、區)中曾有10個是國家級貧困縣,是全國脫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脫貧攻堅以來,當地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近36萬搬遷群眾住進新居。

      一年多來,昭通在穩住就業、壯大產業等方面聚力施策,后續幫扶不停步,拓寬鄉村振興路,讓搬遷群眾有活干、致富有盼頭,穩步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穩住就業 18萬群眾有活干

      跨縣(區)安置是昭通的關鍵之舉。其中,昭陽區靖安新區、魯甸縣卯家灣兩個大型安置區分別安置4萬人和3.9萬余人,相當于新建兩座中等規模縣城。

      曾有過在浙江一家服裝廠工作的經歷,32歲的搬遷群眾韓富潮如今在靖安新區辦起了制衣廠。廠房里成排的縫紉機嗒嗒作響,墻上“勤勞才能安家”的標語格外醒目。

      “我們采用訂單生產模式,今年已生產十多萬件,希望逐步擴大規模,帶動更多人就業。”韓富潮的初衷是想讓搬遷群眾有活干,目前制衣廠吸納近40人就業。他說:“免租金、推薦工人、擴寬銷售渠道,政府提供了許多幫助。”

      搬遷群眾肖邦群以前在大關縣老家帶孩子,丈夫外出務工。去年一家人搬入靖安新區的新家,隨后夫妻二人到一家電子設備扶貧車間工作。如今她成了生產線班長,丈夫則是倉庫管理員。她說:“我們倆月收入共8000元左右。”

      在離卯家灣安置區不遠的一個織襪廠,來自永善縣的搬遷群眾劉文林是一名技術工。她的丈夫通過安置區推薦,在附近一個工地務工。她說:“現在家門口上班,可以更好地照顧老人和小孩。”

      昭通市委書記郭大進說,為了讓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昭通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供給,帶動4萬余人就近就業,并在安置區建立就業創業服務站,有序組織勞務輸出。

      目前,全市19.81萬名搬遷勞動力,已穩定就業18.38萬人,就業率92.78%。

      壯大產業 增收致富有盼頭

      在卯家灣安置區的一個香蔥基地里,百余名群眾忙著收蔥。基地負責人徐春芳說,這片5000畝的地每年可以種三季蔥,每季需700名至1000名勞動力,每年可帶動2000多名搬遷群眾就業。

      徐春芳告訴記者,基地和卯家灣安置區合作,由社區工作人員提前摸底,征求搬遷群眾就業意愿,組織群眾到基地干活,“他們可以種蔥、做管理和拔蔥,月收入3000元至5000元不等。”

      46歲的卯興蘭來自巧家縣,剛搬遷時擔心沒工作,在社區工作人員引導下,和丈夫胡興才一起到香蔥基地干活。卯興蘭說:“我們只要有活都會來,忙的時候每個月可以做20多天,收入有保障。”

      記者走進靖安新區一家電子設備扶貧車間。2700多平方米的車間里,200多名工人在4條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工作。車間負責人許雙鳳說,廠里的搬遷群眾經過培訓大多成了熟練工。

      “現在工作穩定,增收致富有了盼頭。”30歲的搬遷群眾劉超以往閑在家里,如今在卯家灣安置區配套產業區的一家核桃油企業上班,每天工作8小時,月收入3000多元。她感慨說:“搬出大山,我們過上了好的生活。”

      通過努力,安置區配套產業穩步壯大。

      如今,靖安新區有了一批蔬菜和食用菌大棚、馬鈴薯和香蔥基地,建成標準化廠房2.5萬平方米,引進6家企業。

      卯家灣安置區配套建設綠色食品加工園、現代物流園和萬畝蔬菜基地、萬畝蘋果基地,“兩園兩基地”產業園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提檔服務 加速融入新生活

      75歲的搬遷群眾楊方銀頸椎不舒服,到靖安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老人拉著記者的手說:“我住了4次院,都是先看病后付費,醫保報銷90%,現在看病方便又安心。”

      靖安新區第一小學校長黃先桃說,全校1800多名學生有1400多名來自安置區,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還有免費營養餐。靖安鎮中學初二學生羅文飛揚上學只要走幾分鐘路,他說:“學校的軟硬件都比以前好很多。”

      如今,搬遷群眾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全市安置區建成44所學校、33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44個便民服務中心等,一批農貿市場、社區用房等配套設施已經投用。

      社區管理服務也在提檔升級。卯家灣安置區探索建立樓棟黨建模式,依托大數據平臺,對每戶群眾檔案進行分類分級分策管理,常態化開展“日隨訪”“周調度”“月更新”活動,因人因事施策,開展精準幫扶。

      袁義燕是卯家灣安置區景新社區5棟樓棟長,考慮到留守老人平時買米不方便,她特意從超市備了一些大米。袁義燕說:“老人需要時會給我打電話,我就把米送到他們家里。”

      “大家有困難就會找我。”在社區超市上班的她,下了班就忙著入戶走訪,及時了解群眾困難和需求,還要傳達相關政策,組織開展培訓等活動。

      “以前背竹簍,現在背包包,帶上手機和零花錢。”66歲的搬遷群眾李倪棋秀把家里收拾得整潔敞亮。如今,她交了許多新朋友,還加入老年協會,時常和伙伴們唱歌、跳舞。

      李倪棋秀笑容滿面地說:“生活條件好了才能老有所樂。”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综合图色40p|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久久av|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