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劉開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20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專家普遍認為,此法補齊了我國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法律“短板”,為促進規范行業和市場發展,保護投資者權益,推動期貨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這部法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經過30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已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衍生品市場。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場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均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75.14億手、581.20萬億元。我國商品期貨的交易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有色金屬、焦炭、動力煤和黑色建材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是管理風險的市場,必須做好自身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衍生品市場,必須要有一部專門法律加強監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正強認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將補齊市場法制“短板”,對行業和市場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2021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期貨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同年10月,草案二審稿根據有的常委會委員和有關方面的建議,將名稱修改為“期貨和衍生品法”。
對于此次期貨和衍生品法最終三審通過,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認為,該法從法律意義上明確了期貨交易的合法性和重要性,明確了期貨市場和經營機構的法律地位,為投資者未來開展期貨及衍生品相關業務奠定了法律基礎,也為司法機關未來審理期貨交易相關案件明確了法律依據。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我國擬立法完善對衍生品交易的監管2022-04-14
- 國內首支期貨公司可轉債發行 廈企瑞達期貨募資6.5億元2020-06-29
- 霞浦警方:破獲一起電信詐騙案 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2019-07-23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你知道嗎?國家安全離你并不遙遠2022-04-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