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同一起司法案件中,受害者往往因為城鄉身份的不同導致賠償數額相差數倍,這一“同命不同價”現象將正式終結。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4月27日)發布《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并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據介紹,本次修改是為落實黨中央關于“改革人身損害賠償制度,統一城鄉居民賠償標準”的要求,聚焦賠償標準城鄉統一問題。
新司法解釋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扶養人生活費由原來的城鄉區分的賠償標準修改為統一采用城鎮居民標準計算。主要內容是: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由原來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修改為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將被扶養人生活費由原來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修改為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扶養人生活費不再區分城鄉居民分別計算,而是統一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的城鎮居民指標計算。
最高法介紹,本次修改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第一,統一采用城鎮居民標準是對試點工作經驗的總結。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9月2日下發《關于授權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的通知》,授權各高院在轄區內開展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統一城鄉居民賠償標準試點工作。試點過程中,各地法院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開展工作,采用了不同的做法,主要有統一到城鎮居民標準和統一到全體居民標準兩種做法。
總體上,全體居民標準高于農村居民標準,但低于城鎮居民標準。根據2021年上半年統計的情況,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試點工作中采用了統一到城鎮居民標準的做法。
2021年8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法院擴大試點范圍,并將賠償標準統一到城鎮居民標準上來。據各地報告的情況看,試點工作運行平穩,總體上效果較好。
第二,統一采用城鎮居民標準能夠更為充分地保護受害人利益。尤其是受害者為農村居民的,賠償數額將獲得較大幅度的提高。試點過程中,也有地方采用全體居民標準計算。但考慮到如果統一采用全體居民標準,則可能會降低城鎮居民受害者現有的賠償額度。采用城鎮居民標準,能夠兼顧城鎮居民受害者和農村居民受害者的整體情況,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第三,統一采用城鎮居民標準與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趨勢相符。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當前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了63.8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個百分點。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可以預見城鎮人口的占比將來會進一步提高。統一為城鎮居民標準,符合我國城鎮化發展趨勢。(總臺央視記者 李文杰 李明)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范死刑復核及執行程序2019-08-09
- 最高法就“先予仲裁”應否立案執行作出司法解釋2018-06-11
- 兩高發布司法解釋 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而賣淫怎么判?2017-07-2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第2輪第6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已問責干部188人2022-04-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