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題:施行一年,這些保護未成年人的措施成效如何?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加強網絡保護、防治校園欺凌、強制報告制度……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全方位保護“少年的你”。

      一年過去,這些措施成效如何?“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網絡保護:游戲、參與直播受限 仍有漏洞待補

      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一章,對預防網絡沉迷、網絡消費管理等作出規定。

      一年來,各相關部門接連發力:去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通知,明確非規定時間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今年5月,中央文明辦等4部門發布意見,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嚴控未成年人從事主播……

      各網絡平臺予以響應。騰訊禁止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在游戲內消費、對55周歲以上實名用戶的夜間游戲登錄進行人臉識別。去年第四季度,國內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占比下降至0.9%。快手將沒有家長授權的高度疑似未成年人賬號納入青少年模式并限制開播功能,目前已有上萬個用戶被強制納入該模式。

      盡管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未成年人設法“繞過”防沉迷機制。有福建家長反映,孩子借上網課的機會“順走”家長手機,利用家長的實名認證玩游戲、購買游戲裝備。

      對此,北京康達(廈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翼騰建議,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機制,真正構筑防范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的防火墻。

      針對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上部分未成年用戶“悄悄打賞”問題,浙大城市學院教授沈愛國表示,家長要看管好自己的網絡賬號和關聯的金融賬戶;同時,相關平臺也要升級技術措施,及時發現并制止疑似未成年用戶的打賞行為。

      欺凌防控:制度逐步完善 仍存發現難、認定難等問題

      暴力毆打、語言謾罵、集體孤立……學生欺凌問題頻頻挑動公眾神經。

      新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措施密集出臺。

      去年9月1日施行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針對學生欺凌、校園性侵害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構建專項保護制度;今年5月1日起,每所中小學校要至少配備1名法治副校長,參加學生保護委員會、學生欺凌治理等組織。

      地方立法方面,《遼寧省校園欺凌防治條例(草案)》于今年4月進行了一審;北京、上海、河北、甘肅等地的地方法規也對校園欺凌問題作出規定。

      一系列組合拳之下,問題改善明顯。據最高檢統計,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校園暴力和欺凌犯罪案件較2018年同期下降74.7%。

      但記者調查發現,學生欺凌仍存在“預防難、發現難、認定難、處置難”等問題。有教師反映,在一些“疑似”校園欺凌案件中,界定標準不清晰,給定性處置帶來困難。

      對此,《遼寧省校園欺凌防治條例(草案)》以專章形式,對校園欺凌的預防、處置等環節逐項明確具體措施。沈陽市第一三四中學校長傅巍川表示,在立法規范的基礎上,還應制定配套措施,細化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等各方主體責任,依法依規科學處置,讓校園欺凌防控機制運轉更有效。

      強制報告:一批隱蔽案件被發現 加大對不報告的剛性約束

      對未成年人的侵害往往發生在“隱秘的角落”,難以及時發現。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大亮點是吸納了此前在實踐中效果良好的強制報告制度。

      入法一年來,該制度作用明顯。最高檢日前通報了一起典型案例:遼寧省東港市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強奸少女案時發現,2021年10月,東港市某門診部婦科醫師季某某在明知當事人孫某某為未成年人,在無監護人陪同、簽字確認的情況下,為其進行人工流產手術,且未向有關部門報告。檢察機關向東港市衛生健康局通報相關情況,建議對涉案醫療機構和人員依法追責。該門診部隨后被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相關科室被注銷;醫師季某某被給予暫停六個月執業活動的行政處罰。

      據最高檢統計,今年一季度,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西、寧夏等地強制報告案件量同比均增長一倍以上。

      “強制報告‘每案必查’機制建立以來,檢察機關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線索源于強制報告的有2854件,一批隱蔽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得以及時發現。”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那艷芳說。

      不少地方還立足自身實際推出細化措施。比如,杭州西湖區規定,前臺人員若發現成年人攜帶未成年人特別是不滿14周歲兒童入住登記的,或者未成年人單獨、多人要求入住登記的,須詢問相互關系、入住目的、監護人是否知情,并及時向屬地派出所報備。

      在其他領域,民政部已將強制報告制度的落實情況作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建設標準之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等,也對相關行業落實強制報告制度作出規定。

      杭州西湖區檢察機關有關負責人建議,將不履行強制報告義務的處分措施落實落細,增加對主動報告的鼓勵措施;明確牽頭部門,設立報告電話進行統一受理。

      預防犯罪:加強專門學校建設 破解“問題孩子”背后的社會問題

      一些罪錯未成年人,家長管不了、學校無力管,陷入“抓了放、放了抓”的惡性循環。

      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國家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專門教育。

      記者了解到,一些專門學校正在探索一條以教代刑、提前干預的新路徑,幫助罪錯未成年人更好地回歸社會。

      “早期我們也曾像一些老式工讀學校一樣,依賴龐大的軍訓量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廣州市新穗學校教務處主任尹章偉告訴記者,目前,學校大力推進美育課程、心理健康課程等校本課程建設,通過教育理念的內化讓學生自覺糾偏。實施這些教學方法之后,有些學生升入重點高中、重點大學。

      分級干預矯治未成年人偏常行為,是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一個重要理念。廣州市針對具有一般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或免于起訴的涉罪未成年人,和正在服刑的未成年犯三種不同教育矯治對象,正在探索建設不同類型的專門學校精準施策分類矯治。

      “問題孩子”的背后是社會問題。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加強對案件成因、規律和趨勢等分析,協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從解決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入手,更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記者白陽、徐壯、劉奕湛、顏之宏、王瑩、吳帥帥、楊淑馨)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