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生物經濟是什么?小到一顆種子、一劑疫苗,大到一家電廠、一片產業園區,都可能屬于生物經濟的范疇。

      陜西楊凌,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一排排自動化溫室整齊排列,正在研發的玉米長勢良好。在這里,科研團隊采用生物育種技術,短短幾個月便完成了玉米近400個世代間的轉化。

      上海張江,細胞和基因產業園,有關T細胞免疫治療(簡稱CAR—T療法)的研發如火如荼。將病人體內抗癌衛士T細胞采出,加上“北斗導航”CAR,變成更有戰斗力的CAR—T細胞,再回輸至患者體內,這種新型精準靶向療法正為患者帶來抗癌新希望。

      山東菏澤,國能單縣生物質直燃發電示范項目,一臺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配合一臺高溫高壓水冷振動爐,以秸稈為燃料,一年可發綠電2.29億千瓦時。生物發電,不僅有助于解決農村秸稈焚燒問題,每年還凈減排二氧化碳逾10萬噸、二氧化硫約1500噸。

      日前,《“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這是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規劃》將給生物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利好?企業有哪些期盼?記者進行了采訪。

      生物經濟為何重要?

      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科技經濟戰略的重要內容

      《規劃》明確,生物經濟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進步為動力,以保護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為基礎,廣泛深度融合醫藥、健康、農業、林業、能源、環保、材料等產業。

      “生物技術是21世紀最重要的創新技術集群之一,具有突破性、引領性等顯著特點,已經成為促進未來發展的有效力量,在促進社會民生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許航說。

      作為全球生物資源最豐富、生命健康消費市場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我國生物產業門類、體系齊全,具備加快發展生物經濟的有利條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物經濟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科技突破不斷涌現。看“點”,青蒿素實現我國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看“面”,我國在研創新藥數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檢測、超級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領域已形成比較優勢。

      產業創新持續活躍。近年來,生物領域成為投資熱點,科創板上市企業中生物企業占比達1/3,“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約8%。生物制造體量進一步擴大,現代生物發酵產品占全球70%以上份額。

      區域集聚效應明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成為我國生物經濟創新高地。全國約80%的上市企業、90%的國家一類新藥、85%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產品,來自這些區域。

      我國生物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原始創新能力仍較為薄弱,基礎生命科學理論、底層關鍵共性技術、高端儀器和試劑、生物信息資源等積累不夠,技術創新體系仍不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還比較少。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強調,“十四五”時期是生物技術加速演進、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長、生物產業迅猛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中國只有成功把握這一重大機遇期,加快解決制約生物經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更好掌握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原創方法,才能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中國生物經濟加快實現由大轉強和高質量發展。

      《規劃》的出臺恰逢其時。“《規劃》將生物經濟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科技經濟戰略的重要內容,為應對生命健康、氣候變化、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說。

      哪些領域值得關注?

      重點培育壯大醫療健康、生物農業、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生物信息四大支柱產業

      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穩步提升,年營業收入百億元以上企業數量顯著增加,生物經濟總量規模邁上新臺階……《規劃》對生物經濟在“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提出明確目標。

      不過,生物經濟涉及面廣,覆蓋較多產業領域,要實現目標,需突出重點。為此,《規劃》明確將滿足人民群眾“醫”“食”“美”“安”新需求作為生物經濟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提出培育壯大醫療健康、生物農業、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生物信息四大支柱產業。

      健康產業領域最受關注。《規劃》提出,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重點圍繞藥品、疫苗、先進診療技術和裝備、生物醫用材料等方向,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增強生物醫藥高端產品及設備供應鏈保障水平。

      “接下來,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實施醫藥領航企業培育工程,結合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實施,支持大型企業實施創新轉型,形成一批國際化程度高、全球布局發展的大型制藥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說。

      農業產業關系百姓飯碗。《規劃》提出,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重點圍繞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農業生物產品,完善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產業體系。其中,《規劃》明確,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迭代升級,降低傳統養殖業帶來的環境資源壓力。

      當前,生物農業的優勢已開始顯現。在山東濟寧市,玉米種植用上生物復合肥“菌越豐”,不僅比傳統化肥增產7.31%,還能改善土壤質量。在廣東河源市,鷹嘴桃施用中化生物有機肥,與普通肥料相比坐果率提升15%,成熟采摘期果實平均增重14%,作物抗旱耐澇能力也同步提升。

      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產業潛力巨大。《規劃》明確,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

      例如,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制劑,助力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開展新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與培育,推動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轉型,加快生物天然氣、纖維素乙醇、藻類生物燃料等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等。

      生物信息產業前景廣闊。《規劃》要求,面向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發展智能輔助決策知識模型和算法,輔助個性化新藥研發;利用5G、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實現藥品、疫苗從生產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衛生健康大數據在醫學科研、教育培訓、臨床診療、產品研發、行業治理、醫保支付等方面的應用。

      如何實現更好發展?

      “堅持風險可控”是重要原則之一

      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發展生物經濟,“堅持風險可控”是重要原則之一。

      一方面,《規劃》明確,加快建設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基礎保障體系建設,例如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生物安全治理機制,集約化建設生物安全基礎設施,提升生物安全科研和生產保障能力。提升應急物資儲備、生產和調度效能,完善各類疫情監測預警防控體系。

      另一方面,《規劃》提出,積極推進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健全生物資源監管制度,開展生物資源全面普查,構建生物資源數據庫和數字“圖書館”。規范生物資源安全共享,建立國家生物資源共享體系,推進生物資源受控共享和安全交換,實現我國生物數據資源統一匯交共享。

      守好安全底線,也要積極創新監管,才能為生物技術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對此,《規劃》提出,建設若干生物經濟先導區,先行先試科技創新、準入與監管等生物經濟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舉措。

      上海浦東新區已有相應探索。在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生產中,部分生產原料和制劑需要進口,且儲存溫度需維持在零下196攝氏度。

      如何既確保安全,又提高通關速度?2020年,上海浦東新區創新推出入境特殊物品試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入選“白名單”的企業,可提前預估生物制品用量需求,一次提交進口申請,一次審批,不用再逐批申請。

      前端放開了,后續監管也得跟上。在浦東新區,通過聯合監管平臺,多部門參與控制風險。企業提出用量申請后,由商務委、海關等部門聯合進行集中評估,給出通關證明。隨后海關給予口岸放行,由建交委和公安部門實時做好途中監管,衛健委對企業實地開展生物安全實驗室監管,生態環境局則負責入境特殊物品在實驗室消耗后的用量和醫療廢棄物管理。

      試點開展以來,“白名單”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業研發速度明顯提升。2021年,我國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數量為近5年來最高水平;生物藥品制造、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制造等子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8%,實現利潤在醫藥工業利潤總額中的比重達41.7%。

      發展生物經濟,資金支持少不了。《規劃》明確,為支持生物經濟發展,我國將統籌利用各級各類相關財政資金支持生物經濟發展,加大對生物相關科技創新和產品服務的支持力度;繼續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試點;鼓勵地方建立健全生物質能財政補貼政策。

      “接下來,各地方和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動生物經濟發展壯大,確保《規劃》目標和整體戰略任務落地落實。”王翔說。(記者 陸婭楠 李心萍)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