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高溫天氣席卷全球和我國多地。我國自8月24日起高溫逐步緩解,預計高溫31日結束。回顧此輪高溫天氣,它為何如此兇猛?至今產生了哪些影響?對我們有哪些啟示?中國氣象報推出“透視極端高溫”特別策劃,全面剖析此次高溫過程。

      看形勢:見證1961年以來最強高溫

      8月23日,曠日持久的高溫包圍圈終于開始逐漸縮小,強度逐漸減弱。中央氣象臺預計,8月31日,南方大范圍高強度“超長待機”的高溫天氣過程結束。

      站在終點前,回顧這次自6月中旬發端的高溫天氣過程,大范圍熱浪漸成排山倒海之勢,一撥廣于一撥,一撥強于一撥。8月12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此后,高溫步入“最后的瘋狂”。隨著1961年以來最強高溫的名號徹底“坐實”,毫無疑問,我們正在見證歷史。

      見證歷史:以最強高溫之名

      8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評估顯示,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6月13日至8月28日,國、省共發布高溫紅色預警7555條,是去年的18.8倍,較歷史同期(2017-2021年)平均值增加11.6倍,省級發布的高溫紅色預警較歷史同期(2017-2021年)平均值增加4.9倍。該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陳峪表示,此次過程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

      透視極端高溫!它為何如此兇猛?

      全國高溫日數分布圖(6月1日-8月15日)

      這次高溫有多強,很多人已有太多的親身體會,看過太多驚人的數據。但仍有一些特點,格外引人注目。

      首先,是高溫的廣泛與極端。尋找一片避暑清凈地,正變得越來越難,高溫熱浪已對中國大部分區域造成影響。截至8月28日,全國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現40℃以上高溫,36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持平或突破歷史極值。長期壟斷我國極端高溫排行榜榜首的新疆吐魯番也遭遇挑戰——首次在吐魯番以外地區測得45℃高溫。

      其次,想在“一早一晚”覓得幾分清涼,逐漸成為奢望。高溫成為晝夜不休的“勞模”,呈現“白+黑”復合型高溫特點。在重慶沙坪壩,8月19日早晨測得的全天最低氣溫達34.9℃,一天24小時里只有3分鐘不屬于高溫范疇。

      最后,當高溫持續日久,長期影響逐漸浮出水面,旱情開始露頭。重慶市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董新寧表示,以濕熱著稱的重慶,“濕氣”已被打敗,最近一個月以干熱為主。8月18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氣象干旱預警,“汛期反枯”成為今年盛夏河流新的關鍵詞。在長江流域,多處水位創有記錄以來最低,多個水庫水位跌至“死水位”,洞庭湖、鄱陽湖提前“入枯”;下游的上海,長江口出現罕見夏季咸潮。而高溫干旱帶來的更多連鎖反應——用電需求激增、水電產能下降、農業生產受阻等,正越來越深入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透視極端高溫!它為何如此兇猛?

      2022年8月25日江西省國家站、區域站15時氣溫

      當然,經受高溫“烤”驗的遠不止我國,而是整個北半球——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不同氣候類型的國家,都在高溫下“掙扎”。

      號稱擁有地球上“最涼爽的夏季”的英國在7月19日首次測得40℃以上高溫。歐洲遭遇500年來最嚴重的世紀性干旱,高溫熱浪引發肆虐的野火。北極海冰不斷減少,格陵蘭冰蓋融化幾乎“不可逆轉”。北美洲北部針葉林帶出現大量的火災和蟲災。就連寒冷的北極圈,也逃不開高溫影響,氣溫一度飆升至32.5℃。

      高溫何來:高壓“火爐”加熱不止

      這場注定載入史冊的高溫熱浪,原因到底是啥?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認為,極端高溫成因有三個層次,共同造就了一個不停加熱的“火爐”,烘烤整個北半球:大氣環流異常造就了高溫的基礎條件,讓整個北半球的高壓連成一體,成為給地表不斷加熱的直接“火力”;“拉尼娜”事件推波助瀾,推動高壓越來越強,不斷為火爐輸送“燃料”,讓高溫“更上一層樓”;全球變暖的影響,雖不易察覺卻更加致命和長久——它相當于在火爐旁“扇風”,風助火勢,讓火越燃越旺。

      大氣環流異常,就是大氣在不同季節進程、地域空間運行的環流形勢與常年氣候平均態的偏離超過閾值。今年夏天,北半球大氣環流系統出現明顯異常,呈現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壓環流系統控制狀態。這種暖性高壓是高溫的直接來源,在暖性高壓系統影響下,熱空氣滯留在地面附近,吹不走、散不出,導致當地持續升溫。換言之,今夏的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范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以往各自為戰的高溫如今形成了“統一戰線”,讓北半球的居民幾乎無所遁形。

      與此同時,曠日持久的“拉尼娜”氣候事件對大氣環流異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拉尼娜”事件即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它所導致的是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導致熱帶緯圈環流的加強,從而引發緯圈次級環流的齒輪效應,進而進一步增強副熱帶高壓。今春以來,“拉尼娜”事件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持續加強,其間,印度洋的海溫也出現異常,兩者一同推動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

      向更深處追尋原因,最終會找到全球變暖無所不在的影響。這場持久不退的“高燒”,背后有無數的氣候異常因子產生影響,而所有異常因子的產生,都和全球變暖脫不開干系。在這場遍及北半球的高溫過程中,它起到了增暖放大與調制的作用。

      一次警告:控制全球變暖刻不容緩

      今天,持續超過兩個月的高溫,終于走到“末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8月底,我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氣將得到緩解。

      但高溫的結束,卻不意味著人們可以放松警惕——事實上,它更像一次預警,一次對未來愈加頻繁、愈加極端的高溫干旱的嚴重警告。

      這樣的判斷,是基于對全球變暖的科學研判。2021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中提出,全球變暖進一步增加了極端高溫、降水、干旱和熱帶氣旋發生可能性和嚴重性,特別是熱浪和干旱事件很有可能發生時間接近甚至同時發生,導致受影響地區在兩次極端天氣事件之間沒有恢復、喘息的機會。報告指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影響可能增加了復合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概率。

      今年,高溫與干旱接踵而至,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IPCC的論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正在從“幕后”走向“前臺”。此前那些緩慢的、普通公眾難以直接感知的間接影響,正逐漸轉變為更直接、更暴烈的形式——更多的極端天氣氣候。

      “我們的氣候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未來就在我們手中”。IPCC在今年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第三工作組報告中強調,全球變暖能否力挽狂瀾,在氣候臨界點前“懸崖勒馬”,關鍵就在這幾年。應對氣候變化,開展全行業溫室氣體深度減排,走到了刻不容緩的重要關口。

      看影響應對:高溫“烤”驗 一道社會治理的重要命題

      很難說清楚,在哪個臨界值,高溫會把人擊垮。它不像暴雨、龍卷、臺風那樣洶涌而至,也不像空氣污染般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展現危害。有人說,高溫是“慢刀子”,但它的傷害又是立竿見影、甚至是危及性命的。

      這個盛夏,全國高溫落區預報圖上,鮮紅色“傷口”持續超兩個月;風云氣象衛星視角下,鄱陽湖、洞庭湖近一個月“縮水”近70%;因為高溫,熱射病讓人聞風喪膽,動物園里的黑熊、猴子只能舔冰消暑。

      透視極端高溫!它為何如此兇猛?

      2022年8月鄱陽湖水域面積與2021年8月對比圖

      高溫下,保供電、保農業、保民生成為社會公共治理的重要命題。

      短期高溫演化為持續熱浪

      縱觀北半球的夏天,高溫不僅僅在國內肆虐,更是在亞歐大陸及美洲大陸形成了一種“熱烈的氛圍”。有數據顯示,北極圈7月的溫度甚至一度飆升至32.5℃。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溫帶來的影響正變得深刻而久遠。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認為,“高溫首先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導致中暑、熱射病;心血管病、高血壓等疾病發病率也會增加。”

      隨著高溫日數不停“+1”,持續熱浪則會對經濟社會系統的方方面面產生直接威脅,這樣的威脅在此次高溫事件中有跡可循。

      一是水。高溫少雨加快土壤水分的流失,長江流域多處水位創下有記錄以來新低,出現“汛期反枯”。嘉陵江大片灘涂露出水面,洞庭湖河床變成草原,大量魚類被困死亡。

      二是電。不僅是用電,發電也成了問題。長江全流域缺水,使水電日發電量大幅下降,多地不得不限電。四川、江蘇、湖北三省超60天電力負荷氣象條件指數皆高于歷史同期。

      三是糧。農田用水變得緊張,不利于一季稻開花授粉和灌漿、玉米抽雄吐絲、晚稻返青分蘗和棉花開花結鈴,秋糧和茶葉、水果等經濟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可以說,在持續高溫背景下,氣候發生變化的同時,我國環境、經濟和社會生產各方面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

      氣象先導推動聯防聯動

      氣象部門的先導性定位,在最先感知到高溫信號這一點上體現無疑。極端氣候的出現難以改變,但提前預警、科學應對本身就是一種“涼”策。整個7月,全國共發布6.8萬條預警信息。其中,今年高溫紅色預警的發布量增幅最大,同比達753%。

      此次高溫事件,氣象部門一方面依托專業科技精密監測預測高溫態勢,利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抗擊高溫旱情;另一方面也在透過高溫本身洞察其深遠影響,探索分領域、分層次的精細化服務。

      高溫初見端倪之時,氣象部門便基于雷達、衛星、自動氣象站等組成的地空天一體化監測網絡準確把握高溫發展勢頭,再借由高分辨率數值預報、智能網格預報與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學預測未來各地高溫發展態勢,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部署應對各項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自8月12日起,高溫步入最強時段,中央氣象臺連發12天高溫紅色預警。為確保旱區群眾飲水安全、保障秋糧作物灌溉用水和水庫電站發電用水,從8月17日開始,中國氣象局陸續調撥高性能飛機馳援湖北、重慶、河南、四川等地,捕捉增雨時機,催降甘霖。

      更多的突破,在于氣象部門分領域、分層次的高溫影響預報。

      中國氣象局與農業農村部首次聯合發布一季稻高溫熱害風險預警、農業干旱風險預警;與應急管理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江蘇氣象部門聯合交警部門發布全國首個省級路面高溫預報;湖北氣象與衛生健康部門發布首期衛生健康氣象風險預警;重慶氣象與衛生健康部門首次發布高溫中暑一級預警;福建氣象部門與公安部門制作發布高溫天氣分路段交通出行影響預報……

      氣象服務遍及社會治理各個角落

      從能源保供到緩解農業干旱,從保障城市各項功能正常運轉,到防范森林火災、交通事故等次生災害,面對高溫,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需要主動且周密應對,這離不開氣象這棵“消息樹”。

      在四川,持續高溫引發的電力短缺還在持續。在四川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大廳,值班調度員與省氣象服務中心首席預報員現場聯合辦公,共同參與指揮調度分析極端高溫天氣的發展趨勢,為預測用電負荷與水力發電能力提供決策依據。

      為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加強電力調度運行管理,安徽省能源保供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電力迎峰度夏工作專班,階段性專項開展工作,專班下設7個專項組,其中包括氣象聯絡組、氣象服務組。在這過程中,安徽省電力氣象服務為電力負荷科學調配、負荷精準預測等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支撐作用。

      澆下“一瓢水”,秋收“一瓢糧”。面對持續高溫天氣對即將收獲的秋糧的影響,近期,農業農村部緊急下發通知加強部署,派出25個包省包片聯系工作組和12個科技小分隊赴秋糧重點省份和受高溫干旱影響重點地區,指導關鍵措施落實。在高溫預警下,安徽、四川等地紛紛召開農業抗旱保豐收工作,重慶、湖北等地陸續下發緊急通知,千方百計抗旱保苗。

      在湖南,農業農村部門依據氣象預報,全面加強水庫、湖泊等水利工程的保水工作,在7月底前,省內各類水利工程蓄水都較為充足。重慶市農業農村部門同氣象部門建立監測預警、技術指導、應急處置、用水調度一體化工作機制,同時強化災害趨勢分析,及早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指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科學抗旱防災。

      防范森林火災,防患于未“燃”最為重要。安徽省林業局強化各級林長和護林員分級包干、網格化管理責任,全面加強森林火災防范工作。四川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緊急下發通知,要求持續加強滾動研判、短臨預報和預警速報,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責任落實、源頭管控、應急準備等工作。

      多地還強化了健康提示及慰問行動。湖南、重慶、四川等地領導深入基層一線,看望慰問高溫一線勞動者。多地氣象部門聯合衛健委及時發出健康提示。受高溫影響,重慶、四川等地部分學校已調整開學時間,延期開學。

      好消息是,隨著冷空氣南下,從8月24日起,南方地區降雨明顯增多增強,一直“盤踞”在南方的高溫熱浪逐漸消退。

      秋天,或許真的來了。

      來源:中國氣象局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