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9月7日電(記者余里、康錦謙、袁秋岳)自地震發生以來,很多人都在關注著抗震救災的進展。在四川甘孜州各地,想為抗震救災盡一份力的人們,紛紛穿上紅馬甲、戴上紅袖章勇敢逆行,他們或沖鋒在前、或溫情守護、或多方奔走、或獻血捐物。微光雖渺、萬丈成炬,無論職業不分年齡,他們都在為抗震救災貢獻著力量。
6日早上,康定市中橋的愛心獻血屋前排起長龍,不少人擼著袖子,踴躍向前。“缺食品我們就捐食品、需要救人我們就獻血,都想為抗震救災盡點力。”“災區還需要人不?我能扛能背,做點體力活也行。”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凝聚著一份份愛心。
當天下午,甘孜州人民醫院血液中心便已采集夠所需血液。從此,地震受傷群眾和康定的志愿者們“血脈相連”。
同樣把志愿者們當作“親人”的,還有震中磨西鎮的孩子們。6日中午,在磨西廣場集中安置點的一頂帳篷內,一群孩子正在“紅馬甲”哥哥姐姐們的指導下畫畫。他們有的畫了身穿藍衣的警察,有的畫了橘色的燈光,有的畫了穿紅馬甲的哥哥姐姐,有的畫出了七色的彩虹出現在湛藍的天空。
帳篷外,用簡易紙板做成的牌子“青青樂園”特別顯眼,這是甘孜州首個建在地震震中的“兒童樂園”。
據青年志愿者毛建美介紹,為了疏導災區孩子們的情緒、減輕家長們的壓力,相關部門專門在這里設置了“青青兒童樂園”。“這里配備5名幼師專業志愿者和3名大學生志愿者陪護照看,開展學習輔導、健康衛生、游戲活動、心靈陪伴、防災減災等五大領域的活動服務。”
9月7日,在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的地震災后安置點,志愿者在為人們分發米飯。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蹇元紅是美團優選瀘定網格站的一名司機,5日當天正在休息的他,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便隨當地民兵救援力量深入震中,開始了救援和物資保障工作。
美團優選瀘定縣網格站負責人李小明介紹,震后在了解到網格站工作人員沒有傷亡的情況后,便產生組織成立志愿服務隊的想法,和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后,司機們就地轉為志愿者,負責救災物資的運輸。
甘孜州還有許多黨員干部、醫護人員、愛心人士、團員青年活躍在抗震救災各條戰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目前,甘孜州已組建志愿服務隊伍798支,抽派精干力量8733人第一時間深入一線,參與疏通道路、疫情防控、心理疏導等工作。(參與采寫:張海磊、李力可)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平安產險三明中心支公司:平安關愛 月圓中秋2022-09-07
- 庫克:蘋果將捐款支持四川地震災區救援和重建工作2022-09-07
- 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工作組在震區指導工作2022-09-0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生成 強度可達超強臺2022-09-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