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嘉興
當錢塘江大潮退去
驚現“大地之樹”
今天(19日)下午
話題#錢塘江退潮后驚現大地之樹#
沖上熱搜!
有網友感嘆:
錢塘江退潮后的詩情畫意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自然是天然藝術家
前段時間,在嘉紹大橋靠近海寧附近的
錢塘江入海口
曾創作過一幅寫意“水墨畫卷”
一棵棵參天大樹
枝杈分明
長在灘涂之上
蜿蜒縹緲的紋理
如同木星表面
仿佛來了一場星際穿越
為什么入海口會出現這樣的景象?
這背后其實是一堂地理課
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專家介紹,“潮汐樹”并不是某種植物,而是潮間帶地貌中的一種奇特現象。潮間帶地貌是指平均低潮線以上到平均高潮位線之間的部分,而“潮汐樹”是其中潮灘(淤泥灘)里的特有現象。
一般形成“潮汐樹”,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內因,即“潮汐樹”所在潮灘的質地松軟易被侵蝕,一般泥沙含量較高;
二是外因,即要有外在的水力作用,“潮汐樹”一般伴隨潮汐作用“生長”,漲潮落潮時帶來和沖走泥沙,日復一日沖刷出來的潮溝會越來越深、越來越長,形成“潮汐樹”的主干,向內陸不斷延伸。
同時,在側蝕和溯源侵蝕的作用下,“潮汐樹”逐漸枝繁葉茂,形成了一棵棵“參天大樹”。
也就是說,“潮汐樹”的形成,是海水受潮汐影響,在上漲、回落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沉積地貌,也是一種自然現象。有時候海水沖擊上岸時,會帶來海藻,長在“樹枝”上,看起來就像“樹葉”。“比較有觀賞性,而且受潮汐沖刷,形成的‘畫面’也是動態變化的,今天拍到跟明天看到的可能也有差別。”
據介紹,“潮汐樹”在遼寧等濱海之地出現較多,而浙江沿海相對少見。“這次拍到的畫面里,灰色的其實是淤泥,‘潮汐樹’形成也跟含泥量有關。”
專家說,浙江近海養殖比較多,存在一定的人類干預,而且“含泥量”比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潮汐樹”的形成。
來源:浙江新聞綜合@ 俯瞰嘉興、美麗浙江、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肖奕叁/攝
來源:浙江新聞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觀潮涌、聽潮聲……現場直擊天下奇觀“一線潮”2022-09-13
- 達警戒水位!錢塘江流域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2021-05-24
- 3人被錢塘江沖走怎么回事?3人被沖走現場圖視頻獲救了嗎?2019-07-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花蓮縣發生5.7級地震 福州震感明顯2022-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