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張辛欣、劉夏村)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王偉23日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相關部門依托優勢開發區、產業園區建設了44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這些基地創造了全國近三成工業增加值、三成以上進出口額,成為引領帶動區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力量。
王偉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23日舉行的“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促進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相關部門推進制造業重大生產力布局調整優化,制造業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東部地區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0.5%,是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高地。通過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和加快培育新興產業,中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先進制造業基地作用更加凸顯。西部地區工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東北地區產業升級取得新進展。
此外,重點區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成效。比如,長三角三省一市圍繞重點產業成立產業鏈聯盟,深化區域間產業鏈合作對接。成渝地區加速成為西部地區制造業增長極。
值得一提的是,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加速提升。王偉說,目前重點培育的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聚了近100家單項冠軍企業、上千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上半年,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完成產值6.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
“也要看到,我國制造業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需要下更大力氣推動解決。”王偉說,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與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緊密結合,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工信部:消費電子產銷均居世界第一 65%以上智能手機、彩電在中國生產2022-09-21
- 工信部研究推進 eSIM 手機無卡化時代要來了?2022-09-21
- 超3億臺 工信部官方公布華為鴻蒙系統裝機量2022-09-2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 推出國內首款在線2022-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