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
又是一年收獲時,從嶺南大地到東北平原,從塞上江南到魚米之鄉,大型機械縱橫田野,無人機施肥撒藥,噴灌機播撒雨露,沉甸的谷穗香飄萬里,金黃的麥田麥浪滾滾,這碗飯又裝滿了豐收糧。
2018年9月25日,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剛過,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北大荒建三江七星農場,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一樓展示大廳,總書記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這碗飯,從爺爺那里傳到我的手里。眼瞅著,一片片沼澤變成米糧田,一臺臺農機轟隆隆作響,北大荒搖身變成北大倉。” 已經是“墾三代”的北大荒農墾集團七星農場第三管理區農機副主任陸向導心潮澎湃地說,“我們這一代,操作農機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天上有衛星、地上有農機,‘云’里還跑著大數據,讓農民從‘會種田’變成‘慧種田’。”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他強調“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把尺子一桿秤,用牙咬,用眼瞪。”這是山東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淑芬對過去選育監測種子時的形象描述。現如今,現代分子育種技術的運用,可幫助精確選種,有利于優秀品種發揮潛力。一顆顆種子破土而出,一滴滴汗水揮灑在實驗田里,化成養分滋養幼苗,優質的種子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餐桌上這碗飯,米香菜也香。
2022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太和縣的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向當地的鄉親們表示問候,對全國的種糧大戶提出殷切期望。
“我的千畝農田今年喜獲豐收,農民有錢賺,日子更紅火。如今,我的兒孫也在守護‘這碗飯’,我決不會辜負總書記的囑托,要多種糧、種好糧。”秋收時節,徐淙祥一臉喜悅。
希望的田野生機勃勃,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喜慶豐收的鄉親們,又在廣袤的田野上盤算新的耕耘。
責任編輯:吳美麗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看圖學習丨“立志做大先生” 總書記這樣寄語廣大教師2022-09-10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新時代“長江之歌”2022-09-04
- 第一觀察丨總書記這樣強調: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22-07-0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 推出國內首款在線2022-09-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