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秋收時節,廣袤田野鋪展斑斕畫卷。

      趁著晴好,金黃玉米鋪滿曬場,山東省諸城市相州鎮種糧大戶張煥梅眉頭舒展,“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能排能灌。大型收割機敞開跑,顆粒歸倉。玉米畝產比去年多100來斤。”今年諸城市秋糧種植面積達100多萬畝,再獲豐收。

      “抗病蟲,保灌溉,今年下了大力氣。算下來每畝晚稻產量有1100斤左右。”江西省永豐縣石馬鎮中林村糧農吳家發說。今年全縣晚稻種植面積達39萬畝,預計產量約3.5億斤。

      從東北平原到華北糧倉,再到魚米之鄉,稻香陣陣,倉廩殷實。據農業農村部11月7日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已收獲12.37億畝、完成94.7%,進度同比相當,全國秋糧豐收在望。與此同時,全國冬小麥已播91.9%,冬油菜已播94.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總書記經常叮嚀:“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是‘三農’工作頭等大事。”

      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夏耘秋收,季季壓茬。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谷物產量居世界首位,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國糧倉穩,高質量發展底氣足。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秋糧豐收了,全年糧食豐收就成了。歲稔年豐,為穩物價穩預期增信心、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為有效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增添了充足底氣。

      實打實調結構,穩產優產

      秋糧生產,是結構調優、穩產優產。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糧食穩產保供,不單是總量任務,也是結構任務。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瞄準緊缺品種,保面積、保產量,擴大豆、增油料,做好田野里的“加減法”。

      ——穩口糧,穩玉米,“糧袋子”鼓起來。

      農機逐著稻浪前行,粒粒稻米傾瀉而出。“400多畝水稻,兩三天就能收完,畝產達到1200多斤。”四川省蒼溪縣益康糧油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安桄明說,“購置農機有補貼,咱種糧有底氣。”

      收割、脫粒、粉碎秸稈,農機馳過,玉米歸倉。“穗子大,籽粒飽,畝產1400多斤。”河北省成安縣成安鎮南魚口村種植大戶楊俊山說,“噴施葉面肥、及時澆地,今年的玉米扛過了高溫天。”

      圍繞“穩口糧、穩玉米”,各地區各部門落實秋糧面積,大力加強田間管護,強化農機作業服務供需對接,確保秋糧機收順利。豐收時節,露沾玉米金黃,風吹稻花飄香。

      ——擴大豆,提產能,補上品種短板。

      “選種高蛋白品種,采取大壟密植技術,我家250公頃大豆產量預計能突破100萬斤。”吉林省敦化市聯益農副產品供銷專業合作聯社負責人趙顯清介紹。耕種收一條龍,流水線分揀包裝,政府補貼到位,優質大豆賣上好價錢,每公頃收益過萬元。

      調結構,擴大豆是關鍵。農業農村部在東北地區重點推廣糧豆輪作,在黃淮海、西北、西南等地區重點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今年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超過1500萬畝,有16個省份1047個縣共4萬多家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擴油料,挖潛能,“油瓶子”更穩當。

      豐收了!山東省夏津縣田莊鄉創新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滕召華剝開新鮮的花生,說道:“高油酸花生每畝能產800多斤干花生,出油率比普通花生高1/3。”今年夏津縣引導糧農擴種了6000余畝大豆、600多畝油葵、9000多畝花生等油料作物。

      各地緊盯重點油料作物,全力做好種子供應、農機保障、技術培訓、政策支持,挖掘潛能,提升產能,保障食用油安全。湖南省積極推進菜油茶油“兩油”產業,四川省開展“天府菜油”行動,擴種大豆、油料。

      今年是實施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中央財政安排產油大縣獎勵、耕地輪作、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項目資金30多億元,支持油菜生產。

      用好技術種好糧食,糧農挑上“金扁擔”

      秋糧生產,是農業科技升級、裝備質量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高效秋收的背后,是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條件不斷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迅速,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加,農機擁有量、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農業生產進入了機械化唱主角的新階段。

      ——先進農機“加速跑”,種地效率高。

      大馬力聯合收割機駛過,摘穗、去皮一氣呵成。“從種到收,農機全程接力,玉米和大豆從地里直接進庫里。”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劉集鎮李莊村村民楊安定說,“合作社購置了57臺套大農機,種地更省力。”

      農機助力,秋收、秋種、秋整地卡點推進。預計今年“三秋”期間各地投入各類農業機械達到3000萬臺套,水稻、玉米、大豆機收率分別超過94%、80%、82%,小麥機播率超過93%,油菜種植及馬鈴薯、花生、棉花等主要農作物收獲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

      ——手機成了“新農具”,算力成了“新農資”。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收稻子用“網約車”。“啥時候要收,啥時候就用手機下單。”湖田鎮林田村種糧大戶肖東洪說。

      “云”里管,線上種,智慧農業成為新趨勢。袁州區農業農村局研發智慧云平臺有1600多家農業合作社入駐,農戶網上點單,平臺派單,讓農機供需精準匹配。

      秋收一線,種地更有“數”。數字農業蓬勃發展,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全國累計創建9個農業物聯網示范省份、建設128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

      ——農技服務更到位,現代要素發力田野。

      “配方施肥、種肥同播、一噴多防,好技術為種田托了底。”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小龍馬鄉大張村郭尚和說,“農技員一對一幫扶,遇到難題,有人教、學得會、學得快。”

      放眼廣袤田疇,藏糧于技,田間地頭激蕩著科技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技術體系、農技推廣體系進一步健全,農業科技已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

      提品質、轉方式,糧食生產向著綠色高效轉型

      秋糧生產,是發力供給側、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保糧食生產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生產向綠,農業生產方式升級。

      “太陽能燈防蟲害,綠色化肥提地力。”安徽省天長市種植大戶卞惠德說,今年天長市共推廣稻田綜合種養面積19萬畝。

      立體種養、循環農業、節水農業不斷發展,讓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有效化解資源要素約束。目前,全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超過40%,使用量連續多年保持下降趨勢。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8,較十年前提高了0.052。

      ——品種多樣,居民餐桌更豐富。

      “高山冷泉水灌溉出的生態水稻,口感醇香,賣得好!”湖北省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村花橋農產品銷售公司負責人向長雙說。

      優質糧油品種扎根田野,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綠色轉型,農產品綜合加工利用水平穩步提升,農產品綠色流通體系逐步健全。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累計達6.2萬個。

      ——品質向好,優質優價促增收。

      “好豆子成了搶手貨,豆制品企業提前預訂,比市場價高出不少。”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眾盼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書智很開心。

      糧食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實現穩產與增收互促。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進,目前全國已遴選236個“中國好糧油”產品,帶動增加優質糧食逾5000萬噸。“十四五”時期,全國將形成一批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糧食龍頭骨干企業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糧油品牌,優質糧食增加量年均增長10%以上。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希望田野,接續奮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和億萬農民一起,有信心、有底氣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迎來一個又一個穰穰滿家的豐收年景。(記者 高云才 王 浩)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中文无码mv|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