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襄汾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最新考古收獲。
2020年6月—2022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襄汾縣文化和旅游局、襄汾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工程建設范圍內所涉及的遺址、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區域以汾河為界,分為河東、河西兩個區域,共清理發掘遺跡348處,墓葬215座。
河東區域涉及橋子溝村、古城莊村兩個村莊,共發掘墓葬145座,其中漢代128座、宋金3座、明清15座。出土隨葬品959件,其中銅器222件、鐵器21件、陶器528件。發掘遺跡145處,出土器物115件,其中新石器時代28件、戰國72件、漢代15件。
河西區域涉及溫泉村、魚池村、東鄧村三個村莊,溫泉段共發掘元明清墓葬69座、北齊墓1座,出土隨葬品437件;魚池段發掘灰坑168座、房址1座、灶6個,年代為春秋時期;東鄧段發掘灰坑28座、窯址2座,年代為漢代。
其中,在戰國時期遺跡內采集的器物和殘片,發現帶有刻畫符號圖案或戳印文字,文字主要有“平市”“市”“王”“田”等,其中最多的就是“平市”戳印。
位于發掘區域東南側約300米處的襄汾縣文物保護單位——古城莊城址,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汾水》中“汾水又南歷襄陵縣故城西,晉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的“襄陵縣故城”。多個“平市”戳印的發現,證明這座古城是戰國晚期秦國設立的“平陽縣”,西漢改設“襄陵縣”屬河東郡。
考古人員認為,該區域內各類遺跡較豐富,時代涵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陶寺文化、戰國、漢代、宋金元、明清等各個時期,尤其是古城莊城址在戰國晚期秦國占領之后在原有聚邑的基礎上設“平陽縣”,為“堯都平陽”位置所在提供考古佐證。(總臺記者 趙穎潔 崔瑛婷)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考古有哪些重大發現?背后有哪些故事?他們講給您聽!2023-09-08
- 陜西秦公一號大墓陪葬車馬坑啟動新一輪考古發掘2023-09-06
- 聽90歲閩博講數十萬年福建故事2023-08-1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將木馬病毒植入上千萬部“老年機”牟利上億元2023-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