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今天(15日)發布了《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實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30年,癌癥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顯著增強,規范診療水平穩步提升,癌癥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達到46.6%,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在控制危險因素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要開展全民健康促進,各地建設權威的科普信息傳播平臺,編制發布癌癥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等,到2030年,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要減少致癌相關感染,促進保持個人衛生,預防與癌癥發生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等)、病毒(如人乳頭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感染。加強環境與健康工作,加強水生態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保障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推動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在完善癌癥防治服務體系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完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癌癥防治網絡。推進以腫瘤專科為重點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與建設。各地依托現有資源,推動地市級和縣級層面設立癌癥專病防治機構。具備條件的二級及以上醫院設置腫瘤科,能夠開展癌癥篩查和常見多發癌種的一般性診療。進一步提升腫瘤登記報告規范化、制度化程度,到2030年,腫瘤登記工作所有縣區全覆蓋,建立不少于1145個國家級腫瘤登記處。
在推廣癌癥早診早治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各地針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和技術方案相對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重點癌癥,組織完善篩查和早診早治系列技術指南,并在全國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癌癥規范化防治水平。各地針對本地區高發、早期治療成本效益好、篩查手段簡便易行的癌癥,逐步擴大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范圍。在癌癥高發地區和高風險人群中持續開展組織性篩查。
在規范癌癥診療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癌癥臨床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范、臨床路徑;加強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完善全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絡建設,鞏固完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腫瘤診療質控管理體系;持續推進多學科診療模式,探索以癌癥病種為單元的專病中心建設,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探索建立規范化診治輔助系統,提高基層診療能力;進一步完善中醫癌癥防治服務體系,構建中西醫結合癌癥防治網絡。
在加強救助救治保障方面,《實施方案》明確要加強綜合醫療保障,按規定及時結算癌癥患者醫療保障待遇。鼓勵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發癌癥防治相關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引導公益慈善組織積極開展癌癥患者醫療扶助;提高抗腫瘤藥物可及性,鼓勵仿制臨床必需的抗腫瘤藥物,按程序納入鼓勵仿制藥品目錄,對于符合條件的境內外抗腫瘤藥物加快注冊審批,促進境外新藥在境內同步上市,暢通臨床急需抗腫瘤藥物臨時進口渠道。完善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符合條件的抗腫瘤藥物按程序納入醫保藥品目錄,降低患者用藥負擔。
在加快重大科技攻關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加強癌癥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健全多層次的癌癥防治人才培養體系。適當增加癌癥放化療、影像、病理、預防、護理、康復、安寧療護以及兒童腫瘤等領域的專業招生計劃和專業人才培養。以支撐癌癥防治等關鍵技術突破為重點,以“精準、再生、智慧”為主攻方向,加強癌癥防治重大源頭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引領癌癥防治技術取得原創性突破,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服務的普惠化。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繼女兒離世后 南京胖哥父親查出癌癥:他身體條件不允許做各種治療2023-11-09
- 32歲女子幾乎每年確診一種癌 她和癌癥抗爭了18年2023-09-18
- 男子日抽百根煙啤酒當水喝患多種癌癥 術后依舊煙不離手2023-09-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疆和田居民美團買藥了 夜間需求占比達五成 2023-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