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題:26座!GDP萬億城市“上新”折射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周聞韜
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區域經濟發展能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貢獻什么力量?
陸續舉行的地方兩會傳來好消息:江蘇常州、山東煙臺2023年GDP突破萬億元,萬億城市“家庭”迎來“新面孔”。與此同時,一些原有的萬億城市實現進階。重慶成為中西部首個GDP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杭州、武漢的GDP雙雙突破2萬億元。
GDP萬億城市從原來的24座擴容至26座,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躍升,更折射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活力……
18年前,上海成為全國第一座GDP萬億城市。十幾年間,GDP萬億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加,從東部擴展到中部、西部。
在中國,城市塊頭有大有小,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不盡相同。在創新上找絕活,向差異化要動力,不同規模的城市就能“舞”出風采。
——在“進” 字上發力。“噸位”決定“地位”,沒有一定的經濟體量,就難以產生輻射力和影響力。對于一些省份和區域來說,只有“火車頭”夠強,整趟車才能跑得更快。
以中西部首個GDP超3萬億元的城市重慶為例,2023年重慶制定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等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汽車產量升至全國第二,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0萬輛,智能手機產量預計占全國6.7%。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有的持續向好突破,有的加緊向上生長。拆籬笆、破障礙,伴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推進,經濟“蛋糕”越做越大。
——在“新”字上挖潛。 經濟發展不是“沖刺”,而是“長跑”。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求新求變,才能在長跑中展現后勁。
新晉級的常州、煙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各有“絕活”。常州集聚了理想、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企業,2023年整車產量達68萬輛,不斷筑牢“工業家底”;煙臺擁有先進結構材料、生物醫藥兩大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舊動能轉換穩步推進。
近日,福耀玻璃宣布,將投資57.5億元建設汽車玻璃項目,助力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作為安徽首個GDP萬億城市,過去十年合肥從“沒有存在感的省會之一”,到如今形成“芯屏汽合”新興產業集群,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前十名。
——在“實”字上下功夫。GDP萬億城市“上新”受關注,因為經濟總量不僅僅是一個數字,還連著公共服務、就業崗位等百姓關切事。經濟增長帶來的財政收入增加,要更多用來提升公共服務的水平,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
GDP首破2萬億元的杭州,2023年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接近40萬人,連續多年人才凈流入率位于全國前列;從開發汽車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的算法人才,到帶動農戶共建蓮藕產業園的“藕專家”,武漢加快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放眼全國,常州、煙臺之后,江蘇徐州、河北唐山、遼寧大連和浙江溫州正在沖刺萬億GDP城市的路上。區域發展的新動能,必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31省份2023年GDP數據出爐2024-01-31
- 日媒:日本2023年GDP或跌至全球第四 被德國反超2024-01-22
- 浙江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3% 實現生產總值59182億元2023-10-2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4.4萬名緬北涉我電詐嫌疑人移交我方 公安機關2024-02-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