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規范管理,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鵬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和生態。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的通知》,要求重點規范整治安全底線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師德師風失范等三方面問題,明確了嚴禁出現反黨反社會主義、歪曲歷史、美化侵略等錯誤言行,嚴禁校園內發生學生欺凌行為等基礎教育規范管理的十二條負面清單,全面規范基礎教育領域辦學行為。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解決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底線問題。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規范辦學水平不斷提升,但個別地方和學校仍然存在一些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本次通知明確的整治重點和負面清單,不是新政策、新規定,而是對于基礎教育堅守底線紅線要求的重申,覆蓋學校辦學治校各方面,有助于筑牢制度堤壩,推動辦學治校明底線、守規則,增強基礎教育戰線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規矩意識。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營造學校、家長和社會共抓規范管理的濃厚氛圍。
從“規范管理年”行動的通知看,既明確了有關部門和學校的主體責任,也提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監督曝光機制等,廣泛動員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力量。這一方面要求教師和學校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開展課程教學,另一方面也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周密安排部署、加強正面宣傳,同時需要健全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凝聚校家社合力,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共同辦好基礎教育。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建立起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
“規范管理年”雖然是全國范圍的年度重要行動,但并非單純的年度性工作,應該以階段性行動為契機,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增強規范辦學的內在自覺,把“規范管理年”行動成果,轉化為教育系統和廣大中小學依法管理、從嚴管理、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從整體上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營造良好教育環境,進而讓教育的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每一位少年兒童。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教育部部署開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2024-05-14
- 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24-01-27
- 泉州:基礎教育全省走前列 產教融合全國出經驗2024-01-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際領先!我國首個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正式2024-05-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