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李恒)近期,北方多地高溫持續發展,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9℃至42℃。專家提醒,遇持續高溫天氣,公眾要加強健康防護,注意防暑降溫,科學預防中暑。
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專家介紹,《高溫熱浪等級》將高溫熱浪定義為氣溫高、濕度大且持續時間較長,使人體感覺不舒適,并可能威脅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耗、影響社會生產活動的天氣過程。高溫熱浪可直接引起熱疹、熱水腫、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等熱相關疾病。
“高溫極易引發中暑,一旦發生中暑,要及時干預、正確處置,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患者衣扣,并通過擦拭、冷敷等措施幫助患者降低體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遲騁說,同時要給患者補充含有鹽分的液體,補充中暑導致的體液和電解質丟失。
專家介紹,當患者出現體溫持續升高甚至超過40℃,在高溫環境下或重體力勞動后出現持續性頭痛、肌肉痙攣、呼吸淺快、惡心等情況時應及時就醫;如發現有昏迷、極度虛弱、意識模糊、譫妄、癲癇等情況的患者,應立即送醫或協助撥打120。
公眾應如何預防中暑?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杜濤建議,公眾應盡量避免在溫度最高時段出門,如必須出門,應采取防曬措施,如穿防曬服、戴遮陽帽、涂防曬霜等,盡量避免太陽直射;盡可能避免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長時間工作、運動,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要清淡,多補充有防暑降溫作用的飲品和時令水果,如綠豆湯、西瓜等。
此外,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提示,夏季高溫多雨,食物易腐敗變質,是食源性疾病易發、高發季節。他建議公眾在飲食方面需多加注意,不宜貪涼吃太多冷飲等對腸胃刺激性大的食品,食用時令瓜果前要充分浸泡、洗凈并盡可能去皮。同時,食物要燒熟煮透,最好現制現吃。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日本連續兩星期超萬人中暑送醫 今夏持續異常高溫2023-08-09
- 大媽誤以老板中暑為其刮痧10分鐘 當事人:頭天喝酒喝到太晚趴桌睡覺2023-08-06
- 高溫難耐中暑患者增多 專家支招如何預防2023-07-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高溫預警!京津冀等13省區市將有高溫2024-06-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