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旱區456處大中型灌區如何開灌抗旱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6月以來,北方多個省份出現不同程度旱情。記者18日從水利部了解到,受旱地區共有456處大中型灌區開灌。作為抗旱主力軍,大中型灌區夏播灌溉水源情況怎樣?如何精準調度和科學抗旱保灌?
456處大中型灌區開灌抗旱
在河北省臨漳縣張村集鎮黃開河村,種糧大戶賀忠民正在播種玉米后的田間忙著噴灌作業。他承包的1000畝農田夏收時取得了小麥畝產1200斤的好收成,但持續高溫少雨給夏種增添了不少困難,連日來他忙著抗旱灌溉。
記者在河北省最大灌區——漳滏河灌區狄邱樞紐看到,來自上游岳城水庫的水經民有南干渠、北干渠引調到臨漳縣,通過南四支渠、南五支渠等7條支渠輸水進行夏灌。從這里分出的南四支渠往下3公里,渠水流進賀忠民承包的農田。
臨漳縣水利局副局長孔祥辰說,截至目前,全縣59.5萬畝秋糧已基本完成播種,正在陸續組織灌溉,夯實秋糧豐收基礎。
漳滏河灌區是此次受旱地區開灌的456處大中型灌區之一。針對當前旱情,6月以來,岳城水庫加大泄放流量,累計向河北邯鄲、衡水、滄州,河南安陽和山東聊城等地供水0.97億立方米。受益區的漳滏河灌區170萬畝玉米播種和生長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當前玉米等作物處于播種、出苗期,正是需水的時候,大中型灌區發揮著抗旱主力軍作用。水利部最新統計顯示,受旱地區共有456處大中型灌區開灌,已播種玉米、大豆等作物5500萬畝,灌溉水量16億立方米。
夏播灌溉水源整體上有保障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一級巡視員張敦強表示,經過對受旱地區進行全面調度,整體上大中型灌區夏播作物灌溉水源有保障。
“我剛從安徽宿州回來,當地充分發揮淮水北調作用,提前開始第三次調水,已向灌區補充灌溉用水1500多萬立方米,現場看到渠道蓄水較好,群眾正在抓緊灌溉,降溫保墑。”張敦強說。
目前,黃河、淮河、海河流域控制性水工程全面進入抗旱調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和水量,使旱區456處大中型灌區能引盡引、應灌盡灌,保障夏播用水需求。
以黃河為例,6月以來,水利部門調度黃河上游劉家峽水庫下泄流量從125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1400立方米每秒,中游萬家寨水庫按進出庫平衡方式運用,6次調度小浪底水庫將下泄流量從7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1800立方米每秒。3座骨干水庫累計下泄水量43.49億立方米,指導督促沿黃涵閘加大引水力度,累計引水19.44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多3.34億立方米。
精準調度科學保灌
記者了解到,精準調度在一些大中型灌區抗旱保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水利部門通過逐一建立受旱地區大中型灌區電子臺賬,對旱情及灌溉進度進行滾動調度,摸清已播作物生育期灌溉需求和待播作物缺墑情況,科學制定供水計劃,提前做好應急供水預案。
據水利部統計,目前河南省已有230處大中型灌區開閘引水,累計引水8.2億立方米,累計灌溉近700萬畝;山東計劃引水23.1億立方米,已灌溉引水7.8億立方米。
一些大中型灌區充分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手段,根據雨情水情和土壤墑情,優先保障旱情嚴重地塊灌溉。
張敦強介紹,山東位山灌區運用數字孿生技術、遙感技術分析計算作物用水需求,利用遠程閘控系統調節水位,精準節水灌溉,有效保障了70萬畝玉米等灌溉用水;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精準調度大別山區六大水庫累計灌溉引水9億立方米,完成栽插水稻面積約700萬畝。
“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各地的旱情變化,指導各地不誤農時,以大中型灌區為重點,科學調度灌溉用水,精打細算用水,為‘三夏’和秋糧豐收提供水利灌溉保障。”張敦強說。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玻利維亞旱情嚴重 兩省進入災難狀態2023-09-22
- 旱情難解,臺灣民眾很苦惱2023-03-29
- 旱情嚴重!日月潭“九蛙疊像、神秘黑洞”全露出2023-03-2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紅利怎么用?多個城市負2024-06-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