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辭“龍”迎“蛇”,農歷乙巳蛇年即將到來。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蛇年將出現“兩頭春”現象,也就是一年中會出現兩個立春節氣。為啥會出現“兩頭春”?這種現象正常嗎?聽聽專家怎么說。
“兩頭春”是中國農歷歷法中閏年時出現的現象。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獨特創造。二十四節氣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以春分點為零點,太陽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個回歸年,共360度。
公歷每月都有兩個節氣,上半年分別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左右交節,下半年則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左右交節,上下差不了一兩天。以立春為例,絕大多數年份為2月4日,個別年份為2月3日或2月5日。因此在公歷中,不論是平年365天還是閏年366天,每年都會出現一次立春節氣,24個節氣也都只出現一次。
農歷閏年是384天或385天,多于公歷一年的天數,就可能會出現農歷閏年一年中有25個節氣,年初一個立春節氣,年尾一個立春節氣。“即將到來的乙巳蛇年就屬于這種情況,這一年為閏年,全年共有384天,起于2025年1月29日,止于2026年2月16日,包含了兩個立春節氣,即乙巳年的正月初六立春(2025年2月3日)和同年臘月十七立春(2026年2月4日)。”楊婧說。
相對于“兩頭春”,還有“兩頭無春”和“單春”,即在農歷的一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或只有一個立春節氣。
楊婧表示,“兩頭春”并不罕見,反而很常見,平均2年至3年就會出現一次。統計顯示,在本世紀的100年中,“兩頭春”的年份有37次,“兩頭無春”的年份有37次,“單春”的年份有26次。這么來看,“兩頭春”和“兩頭無春”是再正常不過的歷法現象,公眾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要將之與吉兇福禍相關聯。
一年“兩頭春”,春暖一整年。新春將至,愿所有人不負春光,篤行奮斗、勇毅前行,努力書寫自己的精彩篇章。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立春,福州上演“梅櫻爭春”2024-02-05
- 立春:辭兔迎龍慶新春 筅堂洗厝過新年2024-02-04
- 今日立春!2月4日16時27分迎立春2024-02-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西康高鐵穿越秦嶺最長隧道貫通 陜西高鐵建設2025-0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