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5日電 題:習近平的民生之問|“食品原料從哪里進來的?”
“食品原料是從哪里進來的?”
“安全有沒有保障?”
2013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一家餐飲店就餐時這樣詢問店鋪經理。
在了解到食品原料從農田到餐桌都是安全有保障的情況后,總書記說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眾要吃得放心,這是我最關心的。”
一段簡短的對話,折射出總書記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深切關注。
食品安全工作關系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都是習近平總書記最關心的事。
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視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01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在全國率先提出并親力親為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全程監管體系,打響了全國治理餐桌污染的第一戰。
當時在談到這項工作時,他說,“人民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們關心的事情,人民群眾不放心的事情、不滿意的事情就是我們的過失所在!”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闡釋食品安全治理之于國家治理的重要意義。
這些年來,到地方考察調研期間,群眾吃得好不好,食品安全抓得怎么樣,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切的事。
在北京調研,他向市政管委負責人追問,“地溝油哪去了?”“沒有去搞麻辣燙吧?”
在貴州考察時,他進入停車服務區的小超市,仔細查看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標注的具體位置。
在內蒙古考察期間,他在一家乳制品企業叮囑,“食品企業要生產出高質量的放心食品,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6月,在青海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寧市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他走進食堂察看學生就餐條件,囑咐食堂工作人員一定要確保學生飲食安全、營養可口。
“一定要注意衛生,首先是采購,一定要是合格的、沒有問題的、安全的,然后儲藏的過程、制作的過程,都要注意衛生,在這個基礎上飯菜可口,讓孩子們吃得營養健康。”
從社區到商超,從企業到學校,采購、制作、儲藏、包裝……總書記對于食品安全的關切,事無巨細。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才能保證民眾吃得放心、安心。對于食品安全監管,習近平總書記曾以“四個最嚴”闡明態度: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最嚴格”的要求承載著“最關切”的囑托。
責任編輯:吳美麗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時政微觀察丨弄潮兒向濤頭立2025-03-16
-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總書記強調這個關鍵詞2025-03-08
- 習言道|兩會“下團組”,習近平強調三個詞2025-03-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建議為職業院校破除場地2025-03-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