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愿沒有試過藥”
何金虎(化名)曾經也是“職業試藥人”中的一員。想起試藥經歷,他說“如果重來,不會選擇試藥”。
何金虎掀起衣服,他展示小腹上細小的疤痕,那是2010年為了獲取1萬元受試費,注射抗腫瘤藥物留下的印記。針管從他的小腹拔出十幾秒后,肚皮突然像被幾十根針同時扎著一般,刺痛感瞬間蔓延至全身。剛打完藥,何金虎就出現了強烈的藥物反應,口渴、心慌、頭痛。在搶救治療中,醫生不斷給他做心電圖,總是心律不齊。
“我自己都受了這么大的罪,你讓我怎么相信干這個能去救別人?”何金虎退出了試驗,想找醫院賠償又覺得麻煩。也想過打官司,卻發現請律師也要一筆費用。何金虎沒有錢,這件事就不了了之。此后,何金虎再去做藥物臨床試驗篩選,都因心律不齊不能通過體檢。
試藥圈內流傳著一個試藥危險性公式,錢數÷天數=藥物危險性。給的報酬高的試驗,通常危險系數也相對較高。2014年,一位女性受試者在參加試驗之前就已懷孕,但自己和醫院都沒有察覺。試驗結束后才發現,醫院勸其打掉,因“藥物會對胎兒有影響”。有了解情況的受試者透露,該女士在體檢時用了其他人的尿,沒有檢查出已經懷孕。但她本人并不承認,最終醫院賠償幾萬塊錢,很快就被她和男友揮霍一空。
試藥有風險的陰霾從未散去。一位20歲男孩在參與消炎藥試驗后,體內產生抗藥性,生病后再吃消炎藥不再起效。
而楊雪在世紀壇醫院參加的降糖藥試驗,一位18歲的女孩在服藥后總想嘔吐,無奈退出,只拿到了800元補償。就在楊雪入組的當天,一位參加上一組試驗的男士前去復查,服用了降糖藥的他血壓卻有些偏高,只得一次次前去醫院檢查治療。
正常人服用藥物后,在一定時間內會代謝出去。“但是藥物不可能完全排出體外,總會有微量殘留,如果受試者試了很多藥物,各種藥物作用下,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航天中心醫院藥物臨床試驗醫生建議,不要頻繁參與試藥。
堅持與退出
12月13日,高華在上海某醫療機構的藥物試驗結束。他沒有立即回北京,找了個一天15塊錢的床位住下,等待這個月20日中山醫院的藥物試驗。臨床藥物機構并非全國聯網,高華就各地循環試藥。
最讓高華難忘的,要數去年7月份,在天津泰安醫院參加抗心衰的藥物試驗。連續5天8個小時輸液,5500元。
高華被要求一直躺著,不能打牌也不能玩手機,只能盯著天花板。高華沒想到,這次藥物的副作用強烈,參與試驗的10個受試者,都發生了嘔吐反應。還有7個被打了急救針,實時監測心電圖。試驗結束后,他們每人出了100元,一起吃了飯。
高華覺得自己很沒用。“很丟人,只有沒本事的才會做試驗。”
但受試者周飛(化名)不這樣認為,周飛的父親是生物老師,受父親影響,他對臨床試驗充滿了好奇。在外企工作過的周飛得知,在國外,臨床藥物試驗被當作公益事業來做,受試者除了有保險和醫療保障外,也得到了社會認可,很多人都很感謝受試者。
有數據統計,在美國新藥的研制費用平均為9億美元,而人體試驗的開銷就占了40%。醫藥公司必須簽訂保險合同,不但要為試藥人在試藥期間的風險投保,日后產生的毒副作用,也在保險范圍內。
周飛覺得,很多試藥人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簽知情同意書時,有人會問醫生“如果入組的時候睡過頭來不了怎么辦”,但周飛會問“如果在兩次住院間隔期被狗咬了怎么辦,能不能去打針,試藥會有影響嗎?”
周飛努力地為周圍的人科普知識,為他們做參謀。試藥人的信任讓周飛很有成就感,但最讓他開心的是,一次陪朋友去藥店買藥,他發現朋友要的正是自己試過的藥。
但周飛最終還是退出了,參與試藥除了面臨外界眼光,還得個人承擔風險。
身體是自己的,高華在網上查到一個說法“參加試驗三個月沒問題就沒事了”,但他還是擔心,“誰知道以后會怎樣呢?”高華想要不明年就不做了。看著自己未還的欠款,高華寄托于這個月20日的入組試驗。
11月11日,某大醫院試藥體檢篩查,醫生為受試者抽血。
試藥人受控中介 調包尿液通過體檢
“北京XX醫院招募試驗,男,體檢時間:12月9日。藥物XX,點滴,連續四天,費用5600元,另補助1000元。”類似的試藥招募信息,每天都在各種群里傳播。
在一種新藥進入市場過程中,會有幾個關鍵的環節構成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那就是從醫藥企業——臨床試驗代理機構——試驗基地(醫院)。
在這條“利益鏈”中,一些招募“中介”為了推動試驗盡快進行拿到招募費,出現種種違規違法行為。他們瓜分了北京大部分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有些中介雖自稱招募公司,實際上卻是沒有辦公地的空殼公司。從業人員也良莠不齊,默許或者主動幫受試者作假。
在試藥這個灰色鏈條中,受試者、中介、藥廠,每一環“都可能是造假者”。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今年3月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去年7月以來,因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不完整等問題,國家食藥監總局不予批準的、藥企自查申請撤回的藥品注冊申請高達1184個,占要求自查核查的1622個藥物臨床試驗總數的73%。若扣除165個免臨床項目,這個比例則高達81%。
11月初,在北京某三甲醫院進行的一種糖尿病用藥試驗,因原始記錄缺失,選擇重新補做臨床試驗。事實上,這款藥已經上市,重做試驗期間,記者依然可以在網上買到此藥。
責任編輯:肖舒
- 脂肪厚孩子一時找不到“超重”孕婦艱難產子 2017-04-13
- 上海:孕婦遭入室強奸拍裸照 作案細節曝光2017-04-13
- 【存照】地表最強,強不過她們的瘋狂孕事2017-04-09
- 南京一孕婦舉報違建與城管發生推搡面臨流產 官方回應2017-04-01
- 廈門貨車撞上滿載公交車 孕婦沒事小孩受傷2017-03-30
- 孕婦在公交車上突然暈倒 司機乘客幫忙送醫2017-03-28
- 挺大肚邊吃快餐邊跳舞 美國孕婦滑稽模樣走紅2017-03-17
- 美國孕婦挺大肚邊吃邊跳舞 滑稽有趣引網友圍觀2017-03-17
- 孕婦Ella卸貨倒數!素顏美照撞臉Hebe2017-03-14
- 準媽媽Ella卸貨倒數氣色好2017-03-14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