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意識增強,財富手段不靈
趙瑞從2015年3月開始購買理財產品。“當時買的那款理財產品有一定的風險,一開始賺了幾百元,沒多久就賠了,總之一共賠了700多元。”趙瑞回憶,后來,趙瑞發現了一款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有閑錢時會購買一些,“日利率是0.2‰,現在賺了幾百元。不過算上之前虧本的,可能剛剛夠本錢。”
中國年輕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財商”并不呈現強相關。
據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在購買余額寶的大學生用戶中,博士研究生占1%,購買金額占3%;碩士研究生占6%,購買金額占13%;本科生占63%,購買金額占59%;??粕?0%,購買金額占25%。
北京市一所高校的金融學碩士研究生高慕表示,自己沒有購買余額寶,但自己手上有幾支股票和其他基金產品。高慕從3年前邁入股市,但他坦言,自己雖然修過相關課程,但在實踐上并不能“得心應手”。他認為這與課堂上的考試成績無關。“我們班一個‘學霸’,成績很好,去年入市一個月,本金‘腰斬’,她有一個月都不敢看手機。”高慕說,他身邊也有很多同學盲目跟風,在股市開戶,或者購買并不了解的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跟買土豆似的,感覺看著差不多就行了。”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系主任金煜認為,大學生理財變得越來越重要,跟技術變化密切相關。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之后,理財產品越來越受大家的重視,這對大學生管理自己財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大學生對金融產品的選擇需求或偏好不是很多,但此時形成的習慣或是模式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投資和理財行為,”金煜說,在大學生階段培養“財商”是非常重要的。他建議大學生首先要了解這些金融產品,有識別騙局的能力,包括技術上的陷阱。在進入金融市場后,需要一個過程去學習產品知識,更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財務狀況等。
金煜認為,對于大學生而言,現階段收益到底有多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了解這樣一個產品,實際上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學習相關的知識。大學生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對自身的投資。同時他強調,大學生應該要去接觸新的知識、產品,對投資、融資等方面的了解,這對未來創業很有幫助。“大學生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在年輕的時候規劃好方向,”他補充道,“對于創業的學生來說,如果你有好的規劃、創意、知識,能接觸到很好的群體,實際上融資其實不是一個問題。”
金曉彤也認為,大學生亟待提高自身“財商”。“大學生應該學會讓手中的現有資金保值、增值,但他們缺少生活閱歷,對理財還沒有足夠的思考,存在隨意性和沖動性,可能造成非理性消費和炫耀消費。”在她看來,家庭、學校和社會應該給予大學生正確的引導,可以通過案例的方式向大學生們傳遞正確的理念,讓他們知道理財、學會理財。
金曉彤建議,大學生應考慮選擇穩妥的理財方式,可以嘗試購買一些保本的理財產品,要堅決杜絕高風險的理財和投資。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肖舒
- 俄最美女大學生維奧萊塔出爐 夢想成為偵查員2017-11-08
- 大學生出現交通違法行為 擬與個人年度考評掛鉤2017-10-27
- 沒錢不敢結婚 韓男大學生希望未來妻子年入24萬2017-10-18
- 大學生與留守兒童情感結對 每月數千里往來書信2017-10-13
- 大學生做家教攢學費 只為圓“教師夢”2017-10-12
- 臺媒盛贊大陸移動支付:臺灣民眾生活方式逐漸被同化2017-10-10
- 大學生長假網吧打游戲3天3夜 中風昏迷入院搶救2017-10-09
- 大學生生活費調查:無論有多少 還是不夠花2017-09-26
- 福州75%實體店實現移動支付2017-09-26
- 61.7%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0~2000元之間2017-09-12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雙11快遞都收到了么?網曝快遞在小區保安室被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