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網絡直播這一新興事物已經逐漸成為當下最熱門的互聯網產品之一。近日,文化部官網發布通報稱,已對網絡表演部署雙隨機執法檢查,第一輪將依法隨機抽查50家網絡表演經營單位。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僅半年來,因為直播打賞而涉及的盜竊、詐騙、挪用公款案件或未成年人趁家長不注意打賞網絡主播就已出現28次,涉及金額890余萬。
現象
打賞陷糾紛或違法
半年內至少890萬
直播平臺
2016年被稱為我國直播元年,從一個個普通的手機應用,到每場發布會上不可或缺的部分,過去一年里,網絡直播全面爆發,受到社會各界矚目。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9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占網民總量的47.1%。其中,演唱會直播、真人秀場直播、游戲直播、體育直播等四大直播類型的用戶使用率為15.1%-20.7%不等。去年網絡直播市場,月活躍直播用戶高達1億戶,用戶總數較當年6月增長1932萬。2016年年底,網絡直播平臺花椒直播公布了《花椒直播年度直播大數據》,其中顯示,該平臺粉絲全年累計共送出12.8億個甜甜圈,相當于1.28億人民幣。
伴隨著網絡直播的如火如荼,網友為喜歡的主播一擲千金、未成年人偷偷花費數萬元打賞心儀主播、政府官員為打賞主播挪用百萬公款等新聞層出不窮。
2月23日,江蘇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經濟案。原淮安某局財務科現金會計常某為了能在虛擬的世界里出風頭,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期間,多次竊取單位財務章,取走單位四個賬戶上的公款共計280.7萬元。其中,10萬元用于個人消費,其余270萬元全部用于網游以及打賞網絡主播。
同月,重慶市開州區12歲的男孩“小龍”刷新了一個網絡消費新數據:為打賞喜愛的主播,“小龍”在某網絡平臺上,短短5秒就刷出了6萬元禮物。
北青報記者統計發現,過去半年中,因直播打賞引發的糾紛甚至違法犯罪行為相關的公開報道事件就有28件,涉及金額超890萬。其中未成年人趁家長不注意打賞網絡主播,花費過萬后才被發現的新聞報道達6起;公務人員或公司會計為打賞主播挪用資金者有4人,金額總計700多萬元;此外,關于為打賞主播進行盜竊、詐騙等犯罪行為等有14條相關報道。
調查
打賞無需實名認證
充值缺乏身份審核
支付界面
北青報記者體驗多款網絡直播軟件發現,大部分直播軟件都在畫面底部設置了打賞功能,用戶可通過綁定微信或支付寶等支付方式購買平臺提供的禮物,送給正在直播的主播。平臺會為用戶提供價格不等的禮物類型,部分免費禮物可以通過完成日常任務完成,充值所購禮物起步價為6元,單筆上限為98元、298元或1598元不等。此外,用戶也可通過個人設置購買平臺提供的虛擬貨幣,供觀看直播時使用。
責任編輯:肖舒
- 為贏打賞毫無底線 24歲男主播亂砸酒店物品被拘15天2017-10-12
- 網絡直播間不再藏污納垢 低俗違法內容不見蹤影2017-09-19
- 蘋果稅是什么?蘋果或取消打賞抽成:不再強推應用內購買2017-07-19
- 已婚男迷上女主播花光積蓄 3個月花四萬多還要借錢去見女主播2017-07-19
- 網絡直播野蠻生長 有人直播跳樓喂奶觸碰道德底線2017-07-14
- 網絡直播或成千億產業 將是東北輕工業新支柱?2017-07-12
- 蘋果收社交APP打賞過路費 網友:應啟動反壟斷調查2017-05-31
- 12歲女孩網上“K歌”3小時 父母一年收入全被打賞2017-05-21
- 楊振寧玩網絡直播 自曝曾對翁帆說準備活到100歲2017-05-12
- 北京等地現掃碼給餐廳服務員打賞 有人月收三千2017-05-04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雙11快遞都收到了么?網曝快遞在小區保安室被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