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巨頭瑪氏旗下的巧克力品牌德芙進入中國市場二十余年,長期占據著國內巧克力的“頭把交椅”。然而近日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德芙一款巧克力產品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可能會給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損害。
德芙被檢礦物油偏高 可能會給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
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從第三方檢測機構優(yōu)恪網獲悉,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檢測結果顯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于4毫克/千克)。
對于產品成分是否含有健康風險,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瑪氏中國消費者服務中心,并應對方要求留下問題和聯系方式,截至發(fā)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另一款產品也曾被檢出礦物油
檢測報告指出,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中的礦物油成分,可能來自生產及包裝過程中機械設備使用的潤滑油、包裝紙上含有礦物油成分的印刷油墨等。
歐盟食品安全局2013年的評估報告顯示,中低黏度的MOSH類物質(碳原子數為C16~ C35)能在動物體內積聚,并在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中產生微肉芽腫。
目前,歐盟尚未對此類成分提出限值。但是,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建議,從包裝遷移到食品中碳鏈長度介于C17~C20之間的MOSH遷移量應該控制在4毫克/千克以內。 2014年,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yè)部在一份德國日用品法的修訂草案中也建議,碳鏈長度介于C20~ C35之間的MOSH遷移量不應超過2毫克/千克。
而此前德芙另一款原粒榛仁、巴旦木及葡萄干巧克力就曾被檢出偏高的礦物油成分——MOSH和MOAH(礦物油芳香烴)。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認為,礦物油芳香烴(MOAH)對身體的危害還不能完全確定,但其中可能含有可致癌的多環(huán)芳烴。
德芙被檢礦物油偏高 可能會給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
專家:不建議兒童食用含礦物油食品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指出,礦物油可用于發(fā)酵工藝、糖果等的加工工藝中,但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限量要求。
河南工業(yè)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汪學德表示,礦物油不能被人體吸收、消化,但其攜帶的多環(huán)芳烴類等有害物質可能會進入到血液系統(tǒng),誘發(fā)細胞突變。因此建議兒童盡量不要食用含礦物油成分的食品。
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油脂》也曾刊文稱,礦物油會對人體內的消化系統(tǒng)造成破壞,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引發(fā)突發(fā)性食物中毒,甚至導致昏迷等,且可能會在人體的肝臟、腎臟、脂肪等組織中蓄積。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第六屆布魯塞爾巧克力沙龍 視覺與味覺的盛宴 2019-02-23
- 巧克力時裝秀揭幕第六屆布魯塞爾巧克力沙龍2019-02-22
- 30年后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是怎么回事?巧克力有哪些功效與作用2019-02-15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fā)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