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杭州一個小學生媽媽在看過《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節選了低年級教材個別頁、個別插畫出現的生殖器官、性交等內容,發微博質疑教材"尺度太大"。經由網絡炒作,這一話題迅速成為網上焦點。教材的主編、北師大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教授劉文利以及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也因此被推上風口浪尖。
此次被質疑的教材是否真的尺度過大?類似的性教材真的會嚇到孩子嗎?學校在使用這些教材時會如何把握尺度?就這些問題,記者實地走訪了幾所已開設性教育課程多年的學校,了解學校、老師、家長、學生的真實感受。
民辦校案例
10年實踐家長、學生皆受益
大興區行知學校
探訪時間:3月14日下午
學校實踐:將性教育納入校本課程
使用教材:《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
教材 開課前先了解家長意見
據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介紹,目前《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已在北京市18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作為性健康教育的校本課程教學材料使用。3月14日,記者前往其中的一所實驗校--大興區行知學校實地走訪。
" 如此斷章取義地否定一套教材,這不公平。"大興區行知學校六年級學生家長賈女士對記者說道。前幾天,兒子回家告訴她,學校最近"火"了,原因是學校校本課程里使用的一套教材--《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這本從孩子一年級入學就開始使用的教材,最近突然在網絡上"爆紅",原因是因為"尺度大"。
朱先生的兒子與賈女士的兒子同是該校六年級的學生,孩子們都使用了這套教材,他也從未聽說過學校里有家長反對這套教材。朱先生說,開始使用教材前,學校就邀請家長到校,由北師大的研究生給家長培訓,讓家長了解兒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識,并了解家長對課程有什么意見。
" 現在八九歲的孩子,比我們80后家長成熟多了。"賈女士說,學校即便不講,孩子獲取性知識的途徑也有好多。"告訴孩子正確的知識,更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不是比他們去網上搜些真假難辨的知識好多了嗎?"
課程 學生反饋是教材改進的重要參考
作為一名參與教材實驗的一線教學教師,從2011年起,李明整整陪著這套教材走了5年多。她是大興區行知學校的英語老師,同時兼任這套教材的授課教師。
大興區行知學校校長沈桂香很支持在學校開設兒童性教育課程,早在2007年,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就已在這所學校的一年級進行性教育教學實踐。目前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總共23個教學班都開設這門課程。
因師資緊張,學校沒法為這門校本課程設立專任教師,只能由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目前該校有10至12位老師都教過這門課,所有上課教師都要接受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的培訓。
" 這套教材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分上、下冊,每個學期六課時,一周一節課。"李明全程參與了教材最初實驗的階段。雖說一周就占一課時,但那時她幾乎一周的課余時間,都在為這一節課服務。
當時上課前,包括該教材的主編、北師大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教授劉文利在內的課題組專家、組員,要先與任課老師就課程進行研討。之后,任課教師要將電子版教案發給項目組,在專家的指導下,對教案進行第一輪修改。之后,老師才能拿著修改好的教案開始講第一節課。正式開課時項目組還會對上課情況全程錄像,錄像內容會再次討論,對課堂講授內容進一步斟酌,以便進一步完善課程內容。之后,任課教師還要進行課后的反饋并書寫教學反思發給項目組。
李明說,教材中的每一節課都是學校老師在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專家以及組員的共同研究下,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摳"出來的。從使用至今,教材進行過多次修訂、審核,吸收了老師、家長,乃至學生的意見。課程講授結束,學生都會進行單獨訪談,學生訪談意見也是教材改進的重要參考。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小學生一晚連刷8套試卷失常怎么回事 詳細經過真相揭秘太震驚2020-01-07
-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小學生手牽手點亮“微心愿”2019-12-23
- 小學生因寫錯字被老師打傷怎么回事 校方回應說了什么2019-11-04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