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浦東新區通源東路大治河發現一頭擱置的巨鯨尸體。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漁政方面獲悉,3月20日上午,漁政部門接報有漁民在大治河口外海域發現一頭死亡鯨魚,位置在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漁政部門即指令現場漁民將死亡鯨魚拖回港內。
經鑒定,該鯨魚為須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唐文喬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巨鯨將作解剖處理,制成標本。
漁民:捕魚時發現鯨魚尸體漂了過來
死亡鯨魚已高度腐爛。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圖
3月20日晚,漁民陸先生在現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和同船的船員是在19日下午于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海域發現這頭鯨魚的。
據其描述,發現時,該鯨魚已經死亡,“我們在海上捕魚的時候就看到這么一個大東西漂了過來。”
據新民晚報報道,接報后,邊防派出所民警要求漁民將鯨魚拖回漁船碼頭。下午3:30左右,死亡鯨魚被拖至大治河水閘。
處理進展:就地解剖,后續制成骨骼標本
擱淺的鯨魚已死亡。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韋毅 圖
經漁政人員現場察看,該鯨魚魚體高度腐爛,一個魚鰭已經缺失,魚體約長22米。3月21日上午,漁政部門請上海海洋大學、上海科技館等單位專家到現場,由專家作解剖,初步分析原因,研商處理方案。經現場鑒定,該鯨魚為須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
現擬初步處置如下:
1.將鯨魚就地進行解剖,取其骨骼,經后續處理制成骨骼標本。2.魚體肌肉及其他部分將分解袋裝后運至奉賢無害化處理廠焚燒處理。3.現場由邊防、漁政聯合組成警戒組,維護現場秩序及安全。
專家:魚鰭已消失,有人為操作痕跡
3月21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方面獲悉,該校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唐文喬接到上海漁政方面的協助請求,已于21日上午9點多鐘出發,前往死亡鯨魚位置。
10點50分許,唐文喬在電話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已經抵達現場,正在初步勘探情況。他介紹,擱淺鯨魚已死亡,或因腐敗原因,頭部有缺失,而露出水面的魚鰭已消失,有人為操作痕跡。
唐文喬介紹,該鯨魚首先將被打撈上岸,再處理腐敗部分,揭破后制成標本,最終的收藏歸屬還要在各方協商下決定。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上海大中小學3月開始在線教育 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有哪些2020-02-18
- 上海又有28名患者治愈出院怎么回事?上海新型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02-14
- 上海1.3萬個小區封閉式管理怎么回事?上海小區為什么實行封閉式管理2020-02-10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