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老家的房子。
新華公司回應王志偉只是普通工人
再次否認劉秀芬曾在此上班
3月23日,新華乾通線纜有限公司(原新華線纜集團)辦公室王姓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他在公司人事部查找過往的資料發現,王志偉在1991年12月至1994年3月曾在新華線纜集團打工。該負責人表示,當時的新華線纜集團經常在鄰近的村莊招收員工,王志偉也是其中一員,“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當時的新華線纜集團有很多條生產線和機器,由于時隔太久,王志偉具體參與了什么已經不可探究。
該負責人還表示,王志偉離開新華線纜集團后,不論是公亦或私,再也沒有和新華線纜集團有任何接觸。針對網上“王志偉開奧凱公司的技術是否師出新華線纜集團”的問題,該負責人回應稱,當時王志偉所在的不是技術崗位。他還補充說:“能經營好一個企業,領頭人自己不一定非得精通技術”。
該負責人再次肯定,劉秀芬并沒有在新華線纜集團工作過。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多次提出想親眼查看有關王志偉的人事紀錄,均被該負責人以“不方便”為由拒絕。
捐款一萬資助老家道路硬化
村干部惋惜其“事業剛剛起步”
走出了村子的王志偉夫婦似乎一下子從王王士由村,甚至家中抽離,極少有聯系。但在村民的印象中,王志偉和劉秀芬“都是很有孝心的人,對老人很好”。
王王士由村村支書王樹勝回憶,王志偉母親患腦血栓,一年內要到市里的醫院進行兩次理療,每次費用大約5000元,“這些費用都是王志偉一個人承擔”。
2014年,王樹勝致電王志偉,告訴他村里正在硬化道路,希望已經身為企業家的他對家鄉能有所奉獻。當被問及要捐多少時,王志偉回復說“一千太少,那就一萬吧”。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隨后走訪了王王士由村內的4塊因捐助村里道路硬化而立的功德碑發現,上百名捐贈者中只有包括王志偉在內等的4人捐款上萬,其余大多為500到1000元不等。
王志偉的父母后來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王志偉一年大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呆幾天,有時回來的時候會給自己置辦一些衣服。
村委員王成長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王志偉在外開了一家大公司后并沒有在村里張揚,一直很低調。唯有在2014年,王志偉特意邀請包括王成長在內的5、6名村民前往西安參加陜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的開業儀式。
王成長回憶,當時看到他們的公司真是“大得很”,還有不少“有頭有臉”的領導出席捧場。
王樹勝、王成長等村干部都對王志偉的事感到惋惜。王樹勝表示,以前還希望王志偉能好好發展,能更多地回來建設家鄉。
王成長則認為,王志偉奧凱從2012年才建設開工,到了現在也不過是剛剛起步。
因西部大開發前往西安說法存疑
以往確實存在外派跑業務的現象
為什么王志偉夫婦會從河北河間千里迢迢遠赴陜西西安工作?王王士由村的村民,乃至王志偉的家人都不能說出個所以然。
村支書王樹勝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向來不少,但出省的主要還是集中在北京市,從事建筑行業等體力活,像王志偉那樣到陜西的“幾乎沒有過”。
另外,王志偉是響應“西部大開發”政策前往西安的說法,也尚未找到有確鑿的證據。
3月26日上午,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王王士由村一家小賣部前方巷子的電線桿上發現一張招聘傳單。傳單上顯示,電纜銷售處急需招聘銷售人員,其中招聘駐長春和成都兩地的男性業務員和送貨員,落款時間為3月17日,但并未注明是哪家單位在招聘。
新華乾通公司辦公室王姓負責人此前介紹,以前線纜行業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一些單位派遣業務員帶著樣品前往外地招攬生意,達成協議后再下單送貨。他隨即表示:“但現在線纜行業規范了很多,這樣的現象也少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均俊)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奧凱電纜被認定為“陜西著名商標” 注冊剛滿一年不符合評選要求2017-03-23
- 起底奧凱電纜 問題電纜事件續:涉事公司曾中標數個高鐵項目2017-03-23
- 西安電纜公司負責人王志偉跪地道歉原因 西安地鐵電纜出問題2017-03-22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