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農村彩禮節節攀高 甘肅慶陽甚至出現了“人市”

      農民"新負擔"阻礙就近城鎮化

      中西部部分農村調研顯示,住房、醫療、婚喪嫁娶等消費性負擔有加重跡象

      一位特困地區的貧困戶年收入只有1萬元,但當地的彩禮卻十分昂貴,為了娶媳婦舉債28萬元;有的農村“人情不是債,頭頂鍋來賣”,趕人情成為不少家庭的主要支出;而看病貴、買房貴、教育負擔重等問題更加普遍……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中西部部分農村調研發現,隨著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步伐加快,教育、住房、醫療、婚喪嫁娶等消費性負擔及人情負擔有加重跡象,農業現代化過程也暴露出一些制度性交易負擔。

      這些問題導致一些地方就近城鎮化步履維艱,部分農村出現“二次”空心化現象;一些農民收不抵支形成支出型貧困;同時,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存在一定障礙。

      消費性新負擔加重

      記者近期在湖北、江西、甘肅等地農村調研發現,農村稅費改革以來,農民稅費負擔銳減,各種強農惠農政策惠及億萬農民。然而,隨著農村消費需求的提升,農民在日常生活、教育等方面開支猛增,婚嫁彩禮高企、人情負擔沉重,農民消費性的新型負擔問題凸顯。

      部分農村結婚彩禮動輒一二十萬元,一些農民不得不舉債湊彩禮。在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西坡鎮西坡村,貧困戶劉雪釵小兒子去年結婚,彩禮花費20萬元。這筆彩禮已經超過省城蘭州水平。劉雪釵家庭年收入約1萬元,加上結婚等開銷,目前欠下外債28萬元。“彩禮這么高,等大兒子結婚,我還得繼續借,把人愁的。”劉雪釵說。

      不少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趕人情成為一些家庭的主要支出。“人情不是債,頭頂鍋來賣。”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碼頭村村民何宜均說,村里鄰居之間隨禮要兩三百元,遠親至少500元,近親則要上千元,多的三五千、上萬元,即便是貧困戶,趕人情一年至少也要上萬元。

      而村里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風氣很盛,家里死個人至少要花五六萬元;年前何宜均堂哥去世,一場喪事辦下來花了18萬多元,收的禮金則超過20萬元。

      沉重的社會負擔使得一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致貧返貧。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中村鎮鄧家村貧困戶鄧拴科有兩個兒子。25歲的小兒子在西安的一家電腦學校學技術,每年要開支1.5萬元;為給大兒子娶媳婦,老張家總共花掉15萬元彩禮錢,至今仍欠下2萬元外債,遲遲無法脫貧。

      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不少農民家里蓋著樓房,但為了孩子教育卻不得不“蝸居”在城里的一間間陪讀房內,或進城買房,無形中構成了新的家庭負擔。

      今年45歲的高桂女是鄱陽縣雙港鎮人,丈夫在外打工,每年收入只有三四萬元,自己陪二女兒在鄱陽縣饒州中學讀高一。“在這里住很不習慣,既要開銷,又不能工作。但看著大家都來陪讀,擔心自己不來會影響孩子高考發揮。”坐在堆滿生活物品的陪讀房里,高桂女坦言,家里收入基本只夠陪讀開銷,還有一個兒子馬上要讀高中,再來陪讀負擔更重。

      一些希望為子女在大城市獲得更好教育資源的農村家長開始擇校,部分農村逐漸興起“擇校熱”。湖北省崇陽縣沙坪鎮東關村村民劉雄標一家租住在縣城的一套破房子里,擔心農村小學教學質量不高,他們把兩個孩子都送到縣城讀書,夫妻倆一年只有五六萬元的收入,小孩教育支出就要花掉一大半。

      還有的農民家庭為讓孩子享受到更好教育資源選擇在城市買房。

      47歲的馬振華是江西萍鄉湘東區下埠鎮虎山村村民,平時主要在村鎮安裝有線電視賺取收入,一年到頭能掙六七萬元。馬振華在村里有棟自建房,去年7月,他在萍鄉中學附近買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售價約50萬元,前些年攢下的收入都拿來買房了。他說,在農村大家彼此熟門熟戶,萬一家里有點事鄰居也有個照應,進城買房主要是為下一代考慮,“如果家門口就有好學校,家庭負擔肯定小很多”。

      醫療開支是農村家庭開支的重要部分,一些農民感嘆“病不起”。江西省萬年縣楊芳村村民許保發今年60多歲,妻子早年去世,父子倆相依為命。自認為身體壯實,許保發常年在外從事重體力勞動,基本沒有體檢過,身患心臟病卻不知情。

      許保發說:“沒檢出來還好,萬一檢查出來怎么辦,家里還是拿不出錢來呀。”今年2月,外出打工的他不幸中風,初步治療花去兩三萬元。由于家庭收入捉襟見肘,進一步治療需要花十余萬元,不得不暫時擱置。

      記者采訪了解到,“寧可不知道、也不想體檢”的心態在農民家庭里較為普遍,因病致貧也是很多農民貧困的重要原因。

      此外,當前農民市民化和農村城鎮化趨勢逐漸顯現,家庭日常生活開支節節攀升。55歲的監利縣周老嘴鎮大李村二組村民吳登喜有記賬的習慣,他家里生活開支增長很快,近幾年都超過2萬元,今年過年辦年貨就花了1萬多元。

      吳登喜說:“以前農民都是自給自足,日常開銷很小,現在都不怎么養豬種菜了,還老在一塊吃吃喝喝,不少人柴米油菜都靠買,這無形中就把開支搞大了。”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