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儀式4月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剪彩后,進行“擲瓶禮”,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彩帶,周邊船舶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航空母艦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
這是我國第二艘航母下水,也是第一艘自主設計制造的國產航母。其意義比之遼寧號航母更重大,乃是具有歷史性的里程碑價值,不僅是我國軍事裝備的重要部署,亦標志著中國制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成為世界制造強國的夢想更近一步。
航母的建造是一項極為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研制機構和船廠要做一系列準備工作,設計、技術、工藝、材料、施工等都需要最專業的配套,標準要求比其它船舶高出很多。比如航母上最基礎的特種鋼材和船舶焊接技術,都跟普通船舶不同,具有特殊要求標準,此前我國并不具備,乃是在建造航母的過程中,倒逼技術升級突破,進而提升我國相關制造業的技術水平。
類似的技術突破和材料突破,在國產航母里比比皆是。航母是現代工業的尖端水平,可堪稱之為“國之重器”,聚合了很多領域的高科技,從設計、建造到下水、試航、正式使用,耗費時日良多,對統籌管理要求甚高,復雜程度不亞于航天飛機項目。可見,國產航母的成功下水,不僅是硬件建設標準達標,也意味著軟件管理方面的成功,說明我國對超大型復雜工程的掌握,乃是中國制造業綜合水平的全面突破。
首艘國產航母使用的是常規動力、滑躍式起飛,下一艘航母將可能采用核動力、電磁彈射,技術還將繼續突破提升。而這些核心技術都是國家機密,不可能靠技術引進,只能走自主研發之路。可以說,國產航母的正式立項,才使得核心技術得以投入巨資研發,從而擺脫對國外核心技術的依賴性,倒逼我國科研水平與發達國家縮小差距。這也證明了類似航母、航天飛機、高鐵、量子通信、核聚變等高科技項目研發建設,不僅具有拉動相關產業經濟的效果,更重要是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獨立成長,樹立起科研自信心。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科技,我國制造業水平長期以來較為薄弱,就是因為整體科技水平較低,眾多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導致很多行業受制于人,只能賺個辛苦錢。而類似航母、航天飛機等項目實現技術突破,不僅可以用于軍事上,還可以實現軍民融合,在民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可見,國產航母的成功下水,將帶動配套產業鏈的發展,對推動中國制造業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將成為中國走向制造強國的一大推手。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什么情況?首艘國產航母內景現場照首次曝光2019-04-19
- 盤點2017:這一年,我軍那些驚艷亮相的“新兵”2017-12-22
- 首艘國產航母進入最后試驗階段 與遼寧艦有何不同?2017-12-05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