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回歸現收現付制?
1966年,美國著名學者亨利·艾倫在《社會保險悖論》這篇論文中提出著名的“艾倫條件”(Aaron Condition)。他說,如果人均工資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之和超過利率,那么引入現收現付的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就可改善每個人的福利現狀。
朱青認為,我國的實際國情是滿足艾倫條件的,即我國的實際工資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之和是遠高于實際收益率的,所以我國建立現收現付制度是更有效率的做法,沒有必要建立基金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新梅長期緊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她在研究了智利、新加坡以及許多發達國家的積累制養老金發展歷程后提出,世界銀行推行的公共養老金的私有化改革是基于錯誤的假設之上的。
王新梅說,在過去20多年的全球性養老金改革中,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提出的積累制可以應對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觀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全面地被所有發達國家所拒絕。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楊俊認為,從1981年啟動的智利個人賬戶改革養老金待遇水平較低,已經引起參保者的強烈反對;個人賬戶制度的激勵功能實際非常有限,很多人都是只維持最低需要的繳費年限,還有許多人逃離了這一制度。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周弘則認為,目前有些關于個人賬戶的討論混淆了國家和市場。通常情況下,公共養老金也分為兩層,一是體現公平的基礎養老金,二是體現收入差別的補充養老金,有點像我國的個人賬戶,兩者都是現收現付的,投資部分很少。真正的個人賬戶是市場行為。
從統賬結合走向統賬分離
鄭功成表示,20多年的時間證明,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一大失誤是在缺乏理性論證的條件下,簡單地將完全私有化的個人賬戶引入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僅損害了養老保險制度應有的公共性與穩定性,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遺癥。
李珍從制度建立伊始就反對在基本養老保險中引入個人賬戶。她認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混入社會保險在理論上的困境是個人賬戶是私有財產,不具保險性質,將它嵌入社會保險之中在學理上不通。
李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正是因為在“統賬結合”制度中共有私有產權混合,所以實踐中沒有人是由于個人賬戶制度的設計而愿意努力工作且積極參保多繳費,個人賬戶的激勵假想理論并沒有實現。
“當年想要通過統賬結合來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既要有公平性又要有激勵性的美好愿望,在實踐中證明是難以完成的,最后的結果是統賬結合變成了一筆‘混賬’。”宋曉梧說。
鄭功成認為,簡單地將完全私有化的個人賬戶引入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僅弱化了公共養老金的互助共濟功能,也直接損害了這個制度的可靠性、可持續性,還造成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地區分割,并使完全個人賬戶化的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沒法得到健康發展。
李珍認為,實行名義賬戶意味著對個人賬戶進行“做空”,空賬邁不過的一個坎是如何計息。
名義賬戶和銀行賬戶的根本不同在于,儲戶是真金白銀拿給銀行,銀行實現投資收益之后給儲蓄利息,而名義賬戶中是沒有錢的,個人交的錢已經拿出給退休人員發養老金了。
“計息低則賬戶持有人受損,計息高則下一代受損。”李珍說,改革之后,如果還像以前一樣按一年期銀行利率計息的話,參保人是受損的,并且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低下;而如果計入較高利息,那么很快會積累大量的負債。
李珍認為,與社會統籌不同,個人賬戶上的負債是硬約束的,未來不可能通過計算公式的調整減少養老金的支出,這意味著屆時在職一代的負擔會更重,會拖累中國經濟的發展。
因此,李珍建議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社會養老保險中分離出來,讓參保人建立自愿性儲蓄養老制度,會減少因政府干預產生的扭曲。同時,個人賬戶的分離還需要其他參量改革來配合,否則制度的收支平衡就會出問題。
“如果改革之初只是將國家和企業包辦的養老保障改為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沒有引入個人賬戶,再在這個制度基礎上推進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那么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會順利得多。”鄭功成說。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個人賬戶之后,學界提出了多種完善個人賬戶的方案,諸多方案中,從統賬結合走向統賬分離被認為是一條根本解決之道,即將第一支柱中的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分離,轉向第二或第三支柱,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然而,統賬分離需要對現行制度動“大手術”,尚難以成為完善個人賬戶的現實選項,養老保險改革仍然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7992億養老金已到賬投資,養老金2019年怎樣調整2019-10-21
- 31省份上調養老金怎么回事?31省份為什么上調養老金漲了多少2019-09-25
- 養老金發放有保證怎么回事?養老金發放有保證什么情況2019-09-25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