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培養腦癱兒成拳擊冠軍,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眾人。曾經,他是個無法說話、不能走路、不會數數的腦癱患者,100以內的加減法學了兩年,學個簡單的跳繩用了6年時間。
如今,他是職業拳擊手佩服的對手;是生活受挫者眼中弱者變強的榜樣;是腦癱患兒家屬堅持下去的希望;是父母心中“贏了全世界”的驕傲。
在一次又一次的搏擊中,生命的吶喊,對命運的不屈服,一個家庭面對風雨的相濡以沫得以一一定格。
汪強一家三口的合影 。
5月末的一個悶熱午后,黑云終于兜不住,雨大顆大顆地掉了下來。
在噼里啪啦的雨聲中,汪強舉起雙拳,緊貼面頰,有節奏地跳動著。突然,拳頭雨點般落在沙袋上,發出密集而沉悶的“砰砰”聲。
汪強是一名69公斤級的職業拳擊手,從事著世界上最危險、對抗最激烈之一的運動。32歲的他打了20年拳擊,拿到過全國俱樂部爭霸賽冠軍,在自己的拳擊俱樂部里,帶過數百個徒弟。
很難想象這樣一位拳擊手,同時也是一名腦癱患者。他說話吃力、脖子肌肉僵硬,視力、聽力和反應能力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這還是訓練多年的結果。一直到6歲時,他還不會獨立行走,不能自己吃飯,甚至連最簡單的“爸爸媽媽”都喊不清楚。
第一場職業拳擊賽上,汪強獲得了銀牌。受訪者供圖
如今,汪強肌肉結實、線條硬朗,出拳時,一秒鐘能打出6拳,一拳重達150公斤。這樣的一拳,曾打扁過一扇鐵門,打穿過一扇木門,將一名拳擊手的鼻子打出血來,讓一名85公斤重的踢館者頭暈了一個星期。
面對這樣的力量,誰又能想到,他是一個“深度學習困難戶”?拳擊中最簡單的直擊和擺拳兩個動作,他學了半年;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他用了兩年;跳繩這項最稀松平常的運動,他從12歲開始學,直到18歲才學會。
從汪強的家走到汪強俱樂部,大約5分鐘的路程。幾乎每天,汪強都會來這里待3個小時以上,有時獨自訓練,有時教授徒弟。
說是俱樂部,不過是天津市北辰區一個普通居民社區里的一間50平方米不到的簡陋平房。平房的天花板和墻壁上糊滿了白紙,墻上掛著汪強和他的偶像泰森、鄒市明的合影,廉價的塑料墊鋪成了紅藍相間的拳臺,藍色、白色和紅色的拳套散落一地。一個沙袋、一臺可調節啞鈴平凳、三個速度球,便是俱樂部的全部家當。
不一會兒,汗水就開始冒出,很快形成一條條小溪流,流過汪強的額頭、臉頰和赤裸的上半身。他的心跳開始加速、拳擊更加迅猛、神情更加專注。有那么一瞬間,似乎一切都在他眼前消失。
他仿佛又回到了賽場,那個萬眾矚目的焦點。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父母虐待腦癱患兒怎么回事?父母為什么虐待腦癱患兒婦聯已介入2019-04-26
- 龍巖市少年拳擊運動員鄧藍萍獲全國冠軍2018-12-16
- 21歲小將汪麗娜世錦賽奪冠 加冕世界女拳王2018-11-26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