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專員承認收了老人十幾萬:
“她一般不說假話,我也過意不去”
南京中生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在大廠的銷售點,一直跟張大媽接觸的是銷售員胡小姐,后來改為孫經理,其間又有梁總介入。然而,隨著紫牛新聞記者調查的深入,張大媽花出去的錢終于有了佐證。
其一,張大媽終于想起一件事,她向記者展示了一張VIP卡和一張鉆石卡。“VIP卡必須消費5萬元,鉆石卡必須消費15萬元以上。”張大媽說。
紫牛新聞記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僅張大媽自己記賬的“白條”式的款項,就高達近12萬元,加上被承認的紅單子數據,并沒有超過15萬元,而她拿到的鉆石卡必須消費15萬元以上,證明張大媽記賬并不完整,如她所言,還有很多“忘記了沒有記上”。
其二,紫牛新聞記者以張大媽親戚的身份聯系上了胡小姐。胡小姐說,張大媽購買的次數比較多,金額也比較大,她并沒有記賬,具體也不清楚。不過,她承認張大媽從她手上購買了十幾萬元的產品。“將近一年的樣子,大概是十幾萬元,我也記不清楚,她(指張大媽)一般不說假話,她說有十幾萬就有十幾萬,我也有點過意不去。”胡小姐在電話里向記者說,有些確實沒有給票據,已上交給公司了。而且有些貨張大媽確實沒有取,因為后來由孫經理負責,她就不太清楚了。
其三,記者聯系了大廠店的孫經理。孫經理告訴記者,他已從南京中生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離職了。“具體的業務是當時公司交接給我的,她在我這里也買了好幾萬元。”孫經理稱,張大媽確實在他這里買了很多,但拿不拿貨還是由服務專員胡小姐負責,只有胡小姐最清楚。
至于當初收了錢為什么沒有給單子?孫經理在電話里說,“其實都開了,我建議你去找小胡。”孫經理再一次證實,張大媽的鉆石卡必須得消費15萬元以上,而他今年3月份到深圳前,已將張大媽的單子交給公司或者小胡了。
“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法律上面的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孫經理說,2016年他負責大廠店時,張大媽確實購買了十幾萬元的產品,所有的錢都給公司了,他沒有拿到一分錢。而對于張大媽沒有單子而公司不承認一事,自己也沒有辦法,只能讓張大媽找公司了。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已處理好”
但大媽說,對方逼著自己取消投訴
12月20日10點多,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南京最繁華地段之一——長江路188號德基大廈30樓的南京中生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很多老年人不斷趕來,業務十分繁忙。
記者表明身份后,該公司的支經理和田經理出面接待。
很顯然,田經理對張大媽很熟悉,她對紫牛新聞記者稱,12月19日公司已派人跟張大媽接洽,事情已處理好了,后期過來拿錢就行了。田經理拿出一個處理意見,上面確實有張大媽的簽字“接受上述處理意見”,但內容只是標明退貨,至于退多少貨退多少錢,都沒有寫。
“單子都拿過來了,我們已處理好了。”田經理說,她并不清楚要退多少錢,反正是單子拿回來了。對于記者所稱的張大媽很多單子被公司收走一事,田經理改口稱,張大媽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一步步地核查。
當紫牛新聞記者提出采訪服務專員胡小姐時,田經理稱人在大廠一時趕不過來,記者點出大廠店已關掉,她又稱胡小姐是否在公司自己不知道。
此外,對于張大媽的鉆石卡,田經理稱消費5萬元就能辦,不過現在已停辦。但當記者問她是否可以對這句話負責時,田經理不再接話。此外,當記者提出查看張大媽在“中生聯合”購買保健品的會計記錄時,也未獲得許可。
事實上,紫牛新聞記者已經接到張大媽的電話,她稱:“中生聯合來了兩個人,一個姓楊一個姓孫,逼著我打電話取消投訴,說如果不取消,就不處理了,隨便我怎么投訴。”張大媽說對方就守在電話旁,她沒有辦法,就打了電話取消向市政熱線12345的投訴,還在一張白紙上簽了字,三張紅單子也被對方拿走了,說是辦理退錢。
“就退我不到兩萬塊錢,我怎么辦啊?”張大媽焦急地問記者。
業內揭秘
邀請老年人上課忽悠,不斷“薅羊毛”
“都是到他們店里,跟我和老頭說能活120歲。老頭還相信,他當領導的,也沒時間到醫院掛水看病,就相信這個保健品,吃了十七八年,不起作用,最后把命吃沒了。”張大媽說,自己也吃這個保健品,結果呢,一點作用沒有,最后也就沒吃了。
張大媽說,他們(指中生聯合的銷售人員)上門推銷,講這個對老年人好,喊到店里去,是什么儀器,讓她吐一口唾沫,然后用手按,變紅了,就說她腦子有毛病,要治。還說他們有個老客戶,有次在家做飯直接就暈倒了。“這個講了我不就害怕了嗎?現在我一個人,要是倒在家里不就完蛋了嗎?”張大媽說,那個機器是真的假的,她也搞不清楚,就買了。
“現在一些保健品公司,就是不斷地通過邀請老年人聽課,吹噓產品如何如何好,誘導老年人購買。”一位曾在保健品行業干過多年,現已退出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他代理過多種保健品,慣用的招數就是召集老年人開會,發禮品,推動一波波的銷售。
然后,再在購買多的消費者身上繼續“薅羊毛”,這些人的購買力強,有時吃不完就存在公司,有活動有優惠又繼續忽悠他們購買,基本上就是打“白條”,有時連條子都不打,讓業務員自己記錄,更不要說什么開發票了。
“說實在的,有的老年人購買太多,子女反對,他們就瞞著,有的老人過世了還有貨存在公司,家人也不知情,最終不了了之。”這位知情人士說,保健品行業就是這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推一個新品,更新換代很快,銷售壓力也大,不斷壓貨,給銷售員加壓力,傳遞下去,倒霉的就是這些老年人。
至于這些保健品的功效,他坦承,隨著技術的進步,不能說一點用都沒有,但吃多了吃雜了,也并非是好事。銷售員也不管面對的老年人的體質差別,所有的保健品都一律推薦。“確實,需要監管部門加強監督。”
律師觀點
這種銷售模式,法律上并未禁止
江蘇東恒律師事務所陳令霞律師告訴記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除了對保健品定位、名稱及廣告宣傳進行嚴格限制外,意見稿也要求相關部門要強化保健食品的日常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非法經營和商業欺詐、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事實上,我國當前的相關法律法規對保健品行業有著較為嚴格的規范,尤其在保健品的市場準入門檻上,不論是生產企業還是保健產品的審批許可都較為嚴格。
但陳令霞律師稱,我國法律對“會銷”(通過召集消費者開會或上課的形式推銷保健品)這種模式,目前并沒有明令禁止。對此應當加大監管力度,例如舉行相關會議、講座需要在食藥監部門備案并提交相關證件,一旦出現虛假宣傳或誤導消費者的宣傳,要加大企業的違法成本。行業協會也應當協助相關部門進行監管,對違規企業進行黑名單公示等,讓消費者有更直觀的認識。
陳律師告訴記者,本案中,張大媽可向食藥監局或者工商部門進行舉報,請求主管部門對該企業進行檢查,同時,也可向公安部門報警,尋求公安的幫助,通過對該企業涉嫌違規行為的徹查和取證,為日后法律維權做好證據的搜集。
對于老年人購買大量保健品,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楊潤華主任表示,并不是保健品吃得越多越好,而是應該針對自己的體質進行部分的補充,且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而老年人最好的保健是多運動,多鍛煉,身體不適應及時到醫院作檢查,并對癥就診,切忌一切都用保健品來解決。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虛假宣傳保健品誘騙老人購買 福州一公司被罰20萬2019-12-26
- 1.3億被拆豪宅房主是保健品大佬 錢建坤個人資料照片身價多少2019-11-06
- 21項保健品功能擬取消,“促進頭發生長”、“抑制腫瘤”不許說了2019-04-02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