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提出服務申請后由平臺內注冊的第三方接單完成業務,平臺只起到連接客戶和第三方以及咨詢服務的作用,不直接為客戶掛號。平臺收取就診服務費用并分成給第三方。
多家“代掛號”網站被處置關閉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在北京,可以通過三種方式進行掛號,分別是在線預約、電話預約及在醫院現場掛號。而其中在線預約,可由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京醫通、支付寶、微信及部分醫院的官網、APP等渠道進行。
針對“網絡黃牛黨”,北京市衛生部門曾聯合網信辦、公安局等,就互聯網散布“號販子”、“醫托”等違法信息,展開專項整治行動。而在2016年,國家有關部門就
曾整治有償“代掛號”網站。因為違法開展有償“代掛號”服務,嚴重損害公共利益,污染網絡環境,“北京預約掛號網”“上海就醫掛號網”“上海安幫跑腿服務網”等網站被國家網信辦依法處置和關閉。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原衛生部、公安部《關于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明文規定,倒賣醫療機構掛號憑證的
,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吨伟补芾硖幜P法》則規定,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
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張新年律師另外指出,如果號販子同時伴隨有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為,則有可能觸犯非法經營罪、尋釁滋事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針對新出現的代掛號平臺,張新年律師表示,網絡平臺自己雖并未為客戶掛號,但是當有號販子借助該平臺從事違法行為時,平臺負有監測排除的義務,
如果對此知情而沒有及時采取屏蔽、刪除、下架措施,應當依法承擔責任。一般情況下,平臺在不明知、不應知時,對于平臺上出現的違法信息可以免除法律責任,
但是經消費者投訴、特別是權力機關通知后,則視為平臺應知、已知,嗣后出現的違法信息,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平臺和號販子合作倒號,則屬共同違法行為,甚至構成共犯。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口罩遲遲不發貨?一些企業被指假借賣口罩推廣APP2020-02-17
- 世界各地嘗試app定制公交服務,為何大多不成功2020-01-10
- 發送原圖或泄露位置信息 專家支招保護個人隱私2019-12-1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