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在北京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絡的年齡不斷降低,小學生群體有自己手機的占比達到64.2%,他們熱衷在網絡平臺上完成作業,并借助微信及QQ聊天讀新聞。
資料圖 李佩珊 攝
1
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聯合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等單位在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共同推出《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
據了解,藍皮書內容主要來自于2017年度針對全國100所中小學校和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場所進行的抽樣調查,并對青少年網絡使用、網絡認知、手機上網等焦點問題進行了分析。
自2006年到2017年,對比十年里的調查數據,《報告》發現,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根據2017年底的調查數據,被調查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的總體普及率高達98.1%,10歲之前觸網的比例高達到72.0%,比2010年的55.9%顯著增加。其中,2017年底7歲(學齡前)觸網比例達到27.9%。
在觸網年齡普遍走低的背景下,城鄉未成年人觸網率的差距正逐年減小。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2
超六成小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
據《報告》披露的調查結果,目前中國未成年人擁有自己手機的人數明顯增多。
從數據來看,被調查未成年人有自己手機的比例達到73.1%。其中城市未成年人“擁有自己手機”的比例達75.4%,農村達67.6%。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們也逐步邁入了“手機一族”:在被調查的未成年人中,小學生群體有自己手機的占比達到64.2%,初中生為71.3%,高中生86.9%。
資料圖
3
青少年微信使用率達84.6%
愛讀新聞愛聊天
目前,微信已成為未成年人獲得新聞信息的首先渠道。2017年,被調查未成年人微信使用率高達84.6%。而在2014年,該比例僅為 49.3%,增幅明顯。在使用微信的未成年人群體中,借助微信獲取新聞信息的比例為49.2%,超過電視成為未成年人獲取新聞信息的第一渠道。
此外,在互聯網社交層面上,目前未成年人依然更偏愛QQ。但在微信的使用上,小學生群體較中學生用的更多。其中,發語音、朋友圈和群聊是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主要方面。悄然流行起來的,還有微信支付。隨著年齡增加,未成年人微信支付比例也在成倍增加。
對此,《報告》解釋:微信已開始在低齡未成年人中養成習慣和依賴,而高年級學生則對QQ的依賴更為明顯。
某大學教室內,上課學生將各自的手機放入前排的收納袋中。武俊杰 攝
4
未成年人“在線學習”趨勢明顯
自2006年對未成年人進行互聯網使用調查以來,網絡學習都是其互聯網運用的重要方面。
《報告》顯示,不論是上網目的還是實際應用,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的情況都有所增加,人數比例也呈現增長趨勢。
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完成作業,查資料”在未成年人上網目的中排第二位,僅次于放松休息;“在線學習”在未成年人主要使用的網絡功能中排在第三位,僅次于網絡音樂和QQ聊天。
應用互聯網學習,對提升未成年人的學習效率幫助明顯。調查顯示,52.4%的未成年人認為互聯網對自己的學習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其中,未成年人使用手機、電腦、學習機等閱讀行為大幅增加,其主要閱讀的三類圖書為:文學名著、歷史知識/歷史人物類和科普類。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首次觸網年齡走低是怎么回事?這些人上網時間更長!2018-09-11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