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條孩子被拐的信息在微信里瘋傳。“誰家丟了孩子得多著急啊。”熱心網友趕緊幫忙轉發。平安密云正式辟謠,證明這是一條假消息。
這個劉波到處“丟孩子”
微信中瘋傳的消息稱:“本人劉波,電話號碼15864936688。今天上午,5歲兒子在密云雙語幼兒園附近被人拐走了,兒子能說出他媽媽的手機號碼。從監控上看是被一個三十多歲女人抱走,現我們家老奶奶都急瘋了。有知情者請告知,萬分感謝!看到信息的兄弟姐妹請幫忙轉轉吧,我們都會有孩子的,謝謝你!必有重謝,20萬元整。”
記者查詢發現,此電話號碼屬于山東聊城,已經被670人標注為詐騙電話。記者試圖撥打電話核實,發現此號已經停機。其實,從今年7月份開始,這個“劉波”就到處“丟孩子”。除了密云,在西安、洛陽、封丘、贛州、濰坊等地都出現過類似的“丟孩子”信息,丟孩子的父親都叫劉波。信息中的時間、地點模糊不清,只說“今天上午”和“雙語幼兒園附近”。
“丟孩子”為何易傳播
平安密云在辟謠的微博中稱:“經核實,我區無此情況發生,也沒有密云雙語幼兒園,密云警方也未接到此類案件報案,請廣大網民不信謠,不傳謠。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在網上隨意編造、轉發虛假信息屬于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有網友笑稱:“丟孩子最多的地方就是朋友圈。”為何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丟孩子”的信息就會在朋友圈泛濫呢?專家分析,這是因為大家對作為弱勢群體的孩子更有同情心。很多人在轉發時都抱著“轉了再說”的心態,不經思考的轉發導致謠言傳播,進而引發無謂的恐慌。而微信朋友圈更容易因熟人的信任引發連鎖效應。
記者發現,早在2013年,網上就有拐孩子的謠言出現,丟孩子的爸爸除了“劉波”,還有“周啟元”、“劉俊君”等。5年過去了,雖然版本變了幾次,但內容仍然換湯不換藥。
造謠者目的何在
造謠者為何要散布這樣的虛假信息呢?早在2014年警方就回應稱:“發布者的目的是引起恐慌,或者利用電話號碼吸話費。” 而在2015年,廣西南寧警方曾針對孩子被拐信息發出辟謠文章,表示很多不法分子通過編造這種信息留下吸金電話號碼騙人。所以,看到類似信息請先求證,千萬別愛心泛濫。此外,信息中留下的號碼大多為外地號碼,如果撥過去提示已停機,多數情況下是該號碼已被公安機關查處停用。
記者還發現,拐孩子的假消息有四個共同特點:姓名隨意變,可為劉某某、王某某;孩子身份常為5歲兒子、5歲女兒、孩子,再無其他明確信息;電話號碼隨意變;被拐地點常為大眾化的某幼兒園、小學、某小區,并無真實的地名。本報也提醒讀者,如果再看到這類尋人啟事,一定要謹慎對待,盡量了解真實情況,不要成為謠言的傳遞者。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發現行星“望舒”和“羲和” 既有中國味道 也象征著探索宇宙的精神2019-12-23
- 青少年網癮列入國際疾病范疇 如何減少青少年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2019-09-10
- 兩部門:機動車存在環保缺陷 生產者應主動召回2019-08-07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