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網絡、最強天線、智慧垃圾桶……一批神奇的“黑科技”化身實際應用,為首屆進口博覽會的安全順暢運行保駕護航。
進博會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周邊垃圾箱,以往由環衛工人每天時隔兩三小時巡邏一次,如果遇到空的垃圾箱,既降低工作效率,又拉長工作時間。現在,場館內及周邊馬路上的垃圾桶裝上了煙感、溫感探測器,哪處垃圾已滿就自動呼叫環衛工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國家會展中心所在的虹橋商務區被確立為上海第五個“新型城域物聯專網示范區”。虹橋商務區與北訊電信(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啟動新型城域物聯專網智慧信息平臺,運用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市容市貌整治提供專網保障和數據支撐。10月底前,該區域核心區內2.4平方公里安裝了20余種、數萬個物聯傳感終端,應用涉及環境監測、消防安全、公用設施管理、便捷服務等領域,實現對轄區的全面感知。
據悉,上海移動提前完成展館內無線通信擴容項目,提供全館免費無線網絡,最高可以滿足50萬人同時使用手機上網。壓力測試下,上網速度可以達到60兆/秒。首次投入使用的“會呼吸的網絡”,能夠根據場館內的實時人流和使用情況進行智能調節,與展會潮汐式的人流特點相契。
國家會展中心的北廣場上,上海移動的突前指揮車早已就位,車頂上安裝了堪稱國內“最強天線”的龍伯球大容量天線,這款天線由國內獨立創新、自主研發,可以把無線通信容量提升3倍,還為進博會特別定制了30個信息驛站,提供內容查詢、智能充電、自助翻譯等信息服務,讓觀眾體驗一把“智慧觀展”,目前已開設進博會服務專柜與英語專席,并將于近期推出英、日、韓、德、法、西班牙6個語種服務。
此外,國展區域已建成20多個5G基站,率先完成國展中心連續性規模5G覆蓋。同時,主展館內還引入全球首個一體化5G小基站,向全球來賓展示中國5G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
S26高速公路入城段是國家會展中心連接上海市中心城區與江蘇省的重要道路,在設計施工中采用多項先進技術。比如,主跨現澆箱梁單體重量達3050噸,創造了世界單體橋梁整體拆除移運最重紀錄,幫助該工程提前100天實現通車目標;不同于常見的道路聲屏障,部分路段設置了全影型聲屏障,像一個全封閉的“罩子”,有效阻擋車輛行駛的噪音等。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上海大中小學3月開始在線教育 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有哪些2020-02-18
- 上海又有28名患者治愈出院怎么回事?上海新型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02-14
- 上海1.3萬個小區封閉式管理怎么回事?上海小區為什么實行封閉式管理2020-02-10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