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日消息,該校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柔性智能材料,能在50秒內將空氣中的PM2.5的濃度從嚴重污染的程度(248μg·m-3)降至空氣優良狀態(32.9μg·m-3)。
資料圖:霧霾天氣。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Cell出版社新刊iScience上。
近年來,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方案收集過濾室內漂浮的霧霾微粒,凈化個人居住環境,但是所制備的智能窗口價格昂貴、難以擴大生產和可重復循環使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近日發展了一種浸染自組裝的方法,以傳統的商業尼龍網紗(聚酰胺)為基底,成功研制了超大面積的柔性透明智能窗口。
研究人員在20分鐘內即可制備約7.5平方米的銀納米線-尼龍智能窗口,花費僅約100元人民幣,這種柔性透明智能窗口不僅能夠和熱致變色染料相結合改變室內的光照強度,還能夠作為高效的霧霾收集器用以凈化室內的空氣質量,空氣凈化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9.65%。
該智能窗口在收集霧霾之后,浸泡在乙醇中20分鐘,就可清洗干凈并再次使用。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科大訊飛停運整改詳情曝光 科大訊飛為什么要停運整改真相揭露2018-10-16
- 人工智能迎政策利好 半年報業績喜多于憂2017-07-24
- 輸入法總用戶超4.3億 科大訊飛2C變現能力待考2017-03-28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