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流浪漢沈巍在幾個短視頻平臺走紅。因其談吐不凡和文化涉獵廣,被網友貼上了“國學大師”、“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等標簽。
自從沈巍走紅后,身邊來了無數圍觀者,有人蹭熱度開直播,有人照相、拍視頻,有人提著食品作為報酬請他宣傳自己的公司,甚至還有人在抖音上專門以“沈老師朋友”之名發布視頻,并獲得一定關注。
對于這樣的現象,3月21日,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社會學家、心理專家及法律界人士,他們的觀點幾乎一致:打住!請別過度消費沈巍。
心理專家:
他不是大師,只是被刻畫成了“大師”
著名心理專家朱文波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從術業有專攻的角度來講,沈巍的水平離大師還有很遠的距離。
只是,在人們長期的印象中,流浪漢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沒有文化且不勞而獲的人,而沈巍因為讀過大學,且曾是上海徐匯區審計局工作人員,有相當的知識含量,人們突然被這種強烈的反差震撼到,才給予了他極大關注。
他說,事實上,在我們這個多元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好有人發現了一個以流浪的方式來生活的沈巍,這種獵奇的心理導致人們愿意給他貼標簽。
而這種標簽又必須形成極大的反差,才會受到關注,所以才出現了“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和“國學大師”的說法,“這是人為刻意設置的”。
“恰好他的光環,又讓一部分人找到了流量和熱度,這也是正常的。”朱文波說,人都有被關注、害怕被淹沒的心理,所以大量的人去圍觀,去“蹭”,也不足為奇。
“但是沈巍本人的心態很平和,他是由衷地喜歡這種平靜的生活,喜歡讀書。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再去打擾他,更不要去消費他,讓他安靜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沒錢沒身份證回不了家 他喝下6瓶米燒醉臥街頭2019-08-26
- 網紅流浪漢沈巍自述文最新回應,沈巍真實身份揭秘為什么流浪2019-03-22
- 廈夫婦收留智障流浪漢感動讀者 有關部門主動發聲2019-03-07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