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因為治愈率較低,人們對它的恐懼往往遠超其他疾病。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預防癌癥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吃這個可以防癌、那個多吃了會得癌癥……
然而,被千防萬防的癌癥,其實并非中國居民的頭號殺手。
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在今年六月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份(包括港澳臺)居民的死亡原因。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
什么是中風?中風在中國的情況有多嚴重?為什么這么多中國人會死于中風?
中風,國人頭號殺手
《柳葉刀》上這篇名為《1990-2017年中國及其各省的死亡率、發病率和危險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一個系統分析》的研究,主要是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及評價研究所(IHME)合作完成,是一項關于中國人口健康的全面研究報告。
該研究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從282類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癥、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癥及其它癡呆癥、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點擊查看大圖)
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導致中國人過早死亡的主要疾病基本都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然而,30年前的情況并非如此。
根據統計,1990年時,中國主要的疾病負擔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兒疾病,分別位列死亡榜的前兩位(這里按照傷殘調整壽命年排序,即從發病到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而到了2017年,它們滑到了第25位和第6位。[1]
這主要歸功于中國衛生環境所取得的巨大進步。以下呼吸道感染病為例,肺炎作為其中的一種,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而給新生兒預防接種就能最有效地預防肺炎球菌性肺炎。[2]
(點擊查看大圖)
同時,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已成為中國人主要的死亡威脅;肺癌、肝癌則從以前的第14位和11位,躍升到第4位和第7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取代傳染性疾病成為中國人的主要死因,被研究人員形容為“戲劇性轉變”。[1]
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的攀升,主要與中國老齡化、生活習慣和生存環境有關。例如缺血性心臟病,1990年時,每十萬人中有49人因它死亡,而到了2017年,該數字達到了124。這種變化就來自于老齡化以及條件越來越好后人們“三高”增多有關。[1]
同樣,中風會成為中國人的頭號殺手,也與我們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在劫難逃朵朵是被誰殺死的 電視劇在劫難逃趙彬彬是不是殺人兇手2020-09-03
- 墨西哥中部槍擊事件致8人死亡10多人受傷2020-09-03
- 摩天大樓兇手到底是誰 有幾個兇手鐘美寶死亡真相揭秘令人震驚2020-08-26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云南盈江縣一女童疑遭鄰居性侵死亡,嫌疑人被2021-0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