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網訊 (記者 劉超 實習生 李曌榮)近日有網友反映,在丈八東路天地源萬熙樓盤的建筑工地內發現了疑似墓葬群。隨后記者通過現場走訪了解到,此處確實為一古代墓葬群,但是規格不是很高,就是戰國時期普通的一個墓葬群,目前還在挖掘中。
網友發現丈八東路工地內有疑似“古墓群”
早在去年8月,就有網友“大唐.斌哥”發布視頻稱“西安遍地是文物啊!天地源發現的古墓群。” 視頻畫面中正在建的天地源萬熙天地工地上散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矩形坑,疑似古墓群。
近日,又有網友給華商網反映稱天地源萬熙建筑工地內發現古墓群,這次不是幾個,而是密密麻麻有近百個類似墓穴的坑。
隨后記者來到工地現場,看到工地內的確如網友所述。但是古墓群外大門緊鎖。天地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的確是在考古,但是算不上等級很高的墓葬群,而且應該已經挖掘完畢了。其他詳細情況該工作人員稱自己也不太清楚。
西安市文化保護考古研究院:古墓群規格普通但有一定價值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院業務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地源萬熙的工地的確是他們負責。從去年開始經過前期的勘探到挖掘,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但是還沒有徹底完成,工地南面還牽扯到一些區域還沒有達到考古條件。
工作人員稱,根據他們目前掌握的資料,這一塊以戰國時期墓穴為主,夾雜著后期磚窯等古建筑。等級雖然不是很高,但距杜城村比較近,這對于研究 “杜國”歷史有一定幫助。但是更多的細節,因為還在挖掘中,不便公布。
“杜國”,是歷史中較早的諸侯國之一,杜國的遺址便在杜城村周圍。
武王在滅商建立周國后三年去世,十三歲的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少而由周公旦攝政。這引發了周公之兄管叔鮮和其弟蔡叔度的不滿,他們聯合包括東夷(山東)、淮夷(安徽)、唐國(晉南)等地,舉行了大規模叛亂,于是周公抓緊籌建豳師進行東征平叛。 周公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將這場叛亂鎮壓下去。他將戰敗的唐人從汾水下游遷到鎬京東側,建立杜伯國城進行管束,讓這些人充當京師外圍的勞動力。被迫離開家鄉的戰俘唐人,千里迢迢,一路艱行,來到鎬京城東大路左邊一棵高大的杜梨樹下定居,杜城從此形成。投誠的唐國君祁聰 (有的古文獻記為姬聰) 忠心效力于周國,故封他為伯爵的臣國,建立杜伯國,繼承他的子孫世代稱為杜伯,以地名為姓,也是今天杜城村杜姓人的祖先。
長安區北里王漢代積沙墓
“考古中國”公布4項考古成果 西安工地上挖出了2項
在今年5月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工作會上,公布了4項重要考古成果,西安就占了兩席:陜西西安長安區北里王漢代積沙墓、陜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
這兩個項目都是由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參與,并且都是在建筑工地內勘探挖掘的。
陜西西安長安區北里王漢代積沙墓是在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里王村北側,千林郡小區二期用地范圍內。挖掘出來的墓墓葬規模大、等級高,制造精良,代表了西漢晚期較高的建筑工藝與水平,同時也反映了墓主人較高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是研究西漢晚期高等級墓葬葬制葬俗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陜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是在西安航天基地西安鑫苑世家項目(原名鼎潤新城)范圍內。該項目發現的十六國大墓,是目前發現的十六國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相對完整、隨葬品較為豐富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就是在一次次建筑工地內“被動式”勘察,才保住了這些應該被保護下來,并且一旦失去就再也追不回來的“歷史”。
央視報道西安文物保護和開發建設
西安開發建設離不開文物保護 曾被央視點名表揚
人們都知道西安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根據之前資料顯示,西安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點有3246處之多,而其中有級別文化保護單位382處,世界遺產2處6個點。由于建成區與遺址區的高度重疊,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建設之間的矛盾也異常凸顯。
文物保護與民生改善相輔相成,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長時間原來一直在這兩者之間探索,并且在經過不斷的積累經驗和摸索中似乎也找出了自己的經驗,并且在央視的《經濟半小時》中被點名表揚。
在央視的這檔欄目中,表揚了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參與的 “渼陂湖文物勘探”項目。
早2016年開始修復澇河渼陂湖水系生態工程時,相關的文物考古工作就已經展開。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所有施工區域進行地下文物勘測,一共勘探出147座古墓,搶救出了大量珍貴文物。渼陂書院地塊(4區)所發掘的M70為漢代墓葬,墓葬形制為豎穴墓道單室土洞墓,文保人員到現場對該墓出土的鐵劍采取現場打包的方式提取,轉入室內進行保護和清理。同時,對已發掘完成的古墓葬進行考古資料提取,包括文字記錄、線圖、照片等。同時對已完成發掘的區域進行無人機航拍,確保考古資料的翔實、準確、完整。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在這里出土的文物大概有1000余件,種類包括陶器、青銅器 還有部分鐵器,種類比較多。而所有的這些工程建設過程,都要等全部的考古發掘工作結束之后才能繼續開展。
澇河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后,不但對于連通河湖水系、恢復綠色生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這些年西安經過保護與開發的多項努力,已經讓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越來越融合。而這些發掘,更是推動了西安市文物保護工作,更好的連接古今文化,提升城市品質,推動西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警方通報女教師重傷身亡案 西安一高中老師被學生殺害事件始末2020-01-04
- 西安大唐不倒翁男生不火的原因 網友:一個下凡一個索命2019-12-10
- 西安的哥委屈獎什么意思 西安的哥委屈獎事件始末詳情2019-11-1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江蘇省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怎么回事?江蘇一級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