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無需餐具的環保訂單環比增長達471%
從7月1日開始,上海外賣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刀叉等餐具。這些政策對上海的外賣市場已經產生了影響。白領王小姐每次在點外賣的時候都會備注一句“無需餐具”。
王小姐:“我一般會準備一些固定的餐具,在點外賣的時候就盡量不點一次性餐具。因為,不那么環保嗎!而且這樣做也可以減輕垃圾分類的負擔。”
餓了么公關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之聲記者,上海垃圾分類新規實施近一個月以來,上海地區餓了么平臺上無需餐具的環保訂單呈現飛速增長。
餓了么公關部工作人員:“自7月1日至7月30日,上海無需(餐具)訂單環比(6月同期)增長,達到了了471%。在上海各個行政區中,無需餐具訂單量最高的浦東新區,無需餐具的訂單占整體訂單比達22%。這一個月來,無需餐具(訂單)增速最快的是寶山區,增幅達579%。”
也就是說,在浦東新區每5個叫外賣的用戶中就有一個選擇不要餐具。一般來講,點外賣中的的殘余垃圾需要倒入濕垃圾,再把外賣盒倒入干垃圾。許多用戶為了方便垃圾分類,在叫外賣的時候都會備注一下。
用戶為方便垃圾分類,奶茶珍珠按顆數,燒烤歸盒不要簽
餓了么公關部工作人員:“比如說,他們在點珍珠奶茶的時候,就會說我只要10顆珍珠,多了我也吃不掉,還要再進行垃圾分類。像有的點燒烤的這種用戶就會說,我不要簽子,你幫我把金針菇、土豆片和羊肉都放到茄子的盒子里,就可以了。”
王小姐表示,垃圾分類新政實施后,點外賣她都會量力而行。
王小姐:“點了就吃掉,只要不浪費就好。如果點了很多不吃的話,對你自己而言垃圾分類也會麻煩一點。”
業內人士認為,《條例》實施也讓消費者意識到要從源頭為外賣“瘦身”。外賣平臺可聯合商家,在消費者點餐時就告訴其不同食材和餐具分別屬于哪種垃圾。
“垃圾分了沒有,分清爽沒有”將成為評測第一標準
31日下午兩點,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將發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一個月以來,城管部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的相關數據,到時候我們就能對這個剛滿月的“垃圾分類寶寶”的“健康狀況”有一個總體的掌握。
而在這之前,上海各區和街鎮的垃圾分類實效首張“成績單”剛剛出爐。4月份以來,上海市有關部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全市居住區垃圾分類實效進行了測評,崇明、長寧、徐匯、虹口和奉賢五區綜合排名居前五位。
街鎮則按照綜合指數分為優、良、中、差四個檔次,共涉及220個街道(鎮、鄉、工業區)。其中評級為優的街鎮有29個,占比13.2%;評級為差的街鎮有68個,占比30.9%。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現階段,設施和宣傳情況被賦予了很高的比重,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垃圾分類推進仍處于初期,如果沒有充分的宣傳,分類很難做好。同樣,初期設施設備標識的規范性也很重要。隨著垃圾分類推進,評測標準會進行調整,小區居民“垃圾分了沒有,分清爽沒有”就將成為判別小區分類情況的第一標準。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羊肉串變羊肉呂是怎么回事?羊肉串為什么會變羊肉呂?2019-07-31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江蘇省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怎么回事?江蘇一級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