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消息,申城烈日炎炎,滾滾熱浪一波又一波。有市民向新民晚報反映,近日在外灘看到不少反季節拍攝宣傳照片的模特,他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或毛衣,在三伏天的室外進行拍攝,而這其中更不乏孩子的身影 。上海正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樣的場景,引發了爭議。
視頻截圖
7月30日上午10點半,臨近外灘的中山東一路靠近北京東路,有不少模特正以美麗街道為背景拍攝服裝照片。
其中一個赤膊的小男孩引起了周圍人注意。“太陽這么大,孩子光著膀子抱著鐵桿在避暑,而周圍四個大人正在整理冬季服裝。 ”原來,這個孩子正在大人陪伴下拍攝羽絨服廣告。
“當時室外起碼35℃,體感溫度更高,氣壓也偏低。 ”報料市民告訴記者,當時孩子利用拍攝間隙躲在建筑物陰影下乘涼,不過很快就有大人讓他換上另一套羽絨服,男孩又回到了陽光下凹造型。穿著羽絨服、長褲、帽子的組合在如此高溫下拍攝照片,還要擺出各種動作配合鏡頭,看著就很熱。
新民晚報記者隨后來到外灘附近,在北京東路上,除了童模外還有兩組模特在拍攝照片,其中一組在拍攝夏裝,另一組在拍攝冬裝。路邊保安透露,“這兩周很多攝制組在附近取景,有大人也有小孩,不少模特穿著毛衣和羽絨服。 ”
不過,見有人拍下此情此景,童模的家人卻不樂意了。他們說,小孩穿的是未上市的新款服裝,男孩則是自己的小孩,這是自家私事,拒絕了記者的鏡頭 。
是“搖錢樹” 還是“自家事”? 網友吵翻了
此前,對于這些在三伏天拍攝羽絨服廣告的孩子們,已有不少討論。
不少網友表達了反對之情。有網友心疼天氣這么熱,孩子怎么受得了。也有網友認為,應規范童模市場,拒絕童模廣告。
另有一方觀點認為,孩子不一定要“鎖”在保溫箱里。兒童模特也是一種職業,孩子在這種天氣下能堅持值得尊敬。
延伸閱讀: 童模亂象,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
童模給社會的印象是孩子在閃光燈下的精彩紛呈,而背后很多時候卻是折磨和受難;外表看來光鮮靚麗,其中卻充滿了為生計的忙碌和為生存的殘酷。
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行業已經具備了幾個特點:一是規模不小,僅在浙江某個童裝產地,就聚集了數以千計的兒童模特。可想而知全國這么多童裝品牌,網上這么多童裝電商,依附而生的童模產業又該有多大,這已經不是小打小鬧,它存在的亂象自然也具有了社會意義,需要引起重視。二是利益不少,在利益驅使下,有些行為可能變味,有些愿望就可能變質,而孩子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三是職業化特征明顯,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不是兼職、客串的概念,而是在父母的帶領下,正兒八經地當個營生在做,其影響已經走出教育延伸至勞動用工的范疇。
與此相反的是,社會對其的關注度少,相應的規矩、規范也遠遠落后于現狀。電商的興起直接帶動了行業的出現,但對于這個新興行業,該怎么界定,到底算臨時用工還是職業行為,還沒有清晰的標準。
由于是特殊群體,孩子往往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而監護人又是受益人很難客觀地履行監護責任,所以社會的介入就非常必要了,如果觸犯義務教育法,就應該追究家長的責任,如果存在童工的嫌疑,勞動部門就該介入,相關部門有責任給這個行業立立規矩,有必要給家長立立規矩。
其實,只有保證有足夠玩樂的時間、學習的時間,才能保障這個年齡段孩子應有的權利。這是一個巨大的行業,有著巨大的需求,雖然童模的出現有其市場的合理性,可是有些事情一旦過度就會走向反面。這個年齡的孩子無法承擔過重的負荷,不是所有的虐童行為都是以暴力的方式存在的,一天二百多套服裝,從早忙到晚,這種體力與精神上的巨大透支同樣也是虐待。而將孩子當成賺錢的機器,同樣也是虐童。
一個稱職的父母有辦法分清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快樂又是什么。當把這么重的負擔壓給孩子時,有沒有問過孩子的感受?有時候這種以愛的名義行使傷害的事實,恰恰是最讓人唏噓的。
還得追問那些把家庭重擔壓到孩子身上的人,一個月幾萬一年幾十萬,是孩子太受歡迎,還是父母太貪婪?從早忙到晚,你是看不見孩子疲憊的事實,還是被利益沖昏了頭,假裝看不見?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童模三伏穿羽絨服有圖有真相,童模為什么三伏穿羽絨服令人心疼2019-07-31
- 童模妞妞事件始末分析 3歲童模被母親踢踹背后原因是什么?2019-06-02
- 全國首個童模保護機制內容曝光,童模保護機制有何意義?2019-05-0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江蘇省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怎么回事?江蘇一級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