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再遇李鬼,只不過這次不是冒名頂替上大學。日前,河南周口47歲的退伍軍人仵瑞華無意中發現自己在23年前就被人冒名以退伍軍人身份享受安置待遇,冒名者現為當地某鎮政府工作人員,每月工資3489元。截至目前,當地已就此事成立專項調查組介入,同時表態稱“無論牽涉到誰,都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涉事人員亦被警方控制并接受問詢。
現正經營一家小裝修公司的被頂替者仵瑞華,過去一個多月時間都沉浸和奔波于這樁被冒名頂替的申訴中,其現在的收入與冒名者的收入比,可能并不低,甚至外界會對此有所謂“值不值”的評價和議論。但對當事者而言,這從一開始就不是(或者說不僅是)一個23年經濟收入損失的問題,而事關一個人的工作機會、職業規劃和抱負(因為被冒名頂替的事,勾起了當事人對年少時志向的想法),于個人而言涉及到最基本的公平和權利,以政府人事管理而論,更攸關人事管理流程與制度的嚴肅性,以及基層權力涉嫌的尋租與瀆職。
一樁退伍軍人被冒名事件,因一次信息的主動公開而發端,更因相關情況被公之于眾而成為輿論熱議焦點,由此也可看到公開對于權力監督的價值和意義。正是當事人在散步中無意發現的一份“退伍軍人安置名單”,牽出了23年前的冒名頂替上班舊事,也是因為信息公開后的被聚焦和廣泛傳播,才推動了個案內情的被調查,而不是循著當地一開始所謂“不鬧僵”的勸解思路進行。公開之于監督的意義不可低估,哪怕只是一份年代久遠的普通名單或者賬目,都可能為公眾勾勒一幅彼時基層權力運行的真實圖景。
1996年的冒名頂替案,現在看來確實屬于陳年舊賬,甚至以現在的眼光、性價比去判斷,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早已“不值一提”。但回到事發當時的基層權力運行真實狀態,一位退伍軍人被冒名安置或者一個高考學生被頂替上大學,類似的權力尋租和操作難度在當地的現實政治環境中,都可能注定會是考驗某個“能人”或者某個“能量”家族綜合實力的關鍵時刻。一次現在看來常規化的普通信息公開操作,當事人的姓名、服役信息乃至全套檔案資料被發現和冒用,需要打通的關節自不會少,參與或者起碼默許此類違規操作的公職人員是否會受到徹查和追究,公眾與當事人一樣拭目以待。
好在時過境遷,彼時有能量在當地呼風喚雨的責任人,現在可能多已失去干擾和妨礙調查的能力,這對徹查陳年舊案來說堪稱利好。但在事件未進入輿論前的當地反應,對被冒名者想深究的舉動不乏潑冷水者,很難去判斷這是基于對陳年舊案復雜情況的逃避,還是對到目前為止仍隱于幕后的“能人”的袒護。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政務服務該有的態度和做派,只會讓權利被侵害者更加寒心,也讓違規者繼續坐享彼時侵奪而來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問責和懲罰。既然當地有關部門已有“頂替者親屬一手操辦”的認定,那么對于“一手操辦”有關的諸多環節、一應責任人,都應當有徹底的調查和梳理。
人事管理的陳年舊賬不能一直被容忍而不清理和清查,此番靠信息公開意外“收獲”的權力違規濫用的線索有必要被深究。不光是要給合法權益和機會被侵奪23年的當事人一個最基本的交待,更要以此為契機,對正在逐步完善的基層人事管理制度做對照性篩查。
冒名頂替的陳年舊事,要給即便在當下也時不時會發生的地方機關事業單位“蘿卜招考招聘”再敲一次警鐘:伸手必被捉,可能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時代在發展,制度和技術終將趨于嚴密,社會對基層權力尋租的容忍度也隨之不斷降低。特別是隨著信息公開范圍與實踐的擴大,彼時的權力違規操作,哪怕當時多么天衣無縫,都難免在不經意中被扯出來,甚至“拔出蘿卜帶出泥”,這是權力現代化轉型的一個副產品,給社會公共治理不斷帶來小驚喜。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退伍軍人26年扎根鄉村敬老院,為11名孤老送終2019-08-23
- 創業帶就業 寧德退伍軍人有個“興村夢”2019-08-09
- 冬夜里90后退伍軍人一頭扎進海里 勇救母子二人2019-01-08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南醫大女生遇害案細節始末 兇手是誰作案動機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