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參加一場名為“中國的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的活動。他的發言分享在CDF簡報(中國高層論壇網絡會議簡報)上,其中就如何應對目前“全球大流行”提出了四點防控意見,并表示“中美在防控疫情上合作,我舉雙手贊成”。
曾光是“非典”后中美兩國在公共衛生領域合作的見證人,他認為,新冠病毒的防控是世界性的,只有全球勝利了中國才能說自己取得了勝利。中國和美國的合作是強強聯合,不僅對兩國有好處,對全世界也能做出貢獻。
現將該部分發言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如何應對“全球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已成為全球性大流行病。曾光贊同世界衛生組織的決定,他認為目前國際上疫情的增速超過中國,疾病防控的重點正向國外轉移。但他也表示,這將不會影響已有的防治措施和辦法。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他希望中國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前提下,在人員、物資方面積極支援世界各國:
“如果國外疫情控制不好,中國始終是危險的。”
曾光就全球疫情防控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 對疫情進展情況公開透明。
二、提高早期檢測的靈敏度,擴大檢測面。曾光認為,一些國家因為試劑不夠而重視檢驗的特異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特異性對診斷治療有好處,對終止傳播沒好處。”
三、在防疫過程中尊重科學,政策制定者盡可能多的聽本國公共衛生專家意見。
四、在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采取社會措施防控不可避免。
曾光認為,中國的隔離措施并不一定適宜他國照搬,但各國應摸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策略,初顯成效的韓國模式就是一個例子。
五、加強國際學者就疫情研究和防控的交流,互相學習疫情防控的經驗。
未來抗疫與國際合作
曾光說,美國生物醫學技術全球領先,公共衛生理論、流行病學、教育培訓都很優秀,但美國沒有實戰經驗。而中國有實踐,知道每一步該如何設定公共衛生政策。
和美國的合作是強強聯合,不僅對兩國有好處,對全世界也能做出貢獻,中美合作我舉雙手贊成。
其實,中美兩國從“非典”開始就有密切合作,我就是見證人。
2003年“非典”期間,我去美國疾控中心訪問并做了一個演講,演講結束后,美方問咱們需要什么,我建議美國派出流行病學專家來中國,幫助我們做培訓。自此開啟了雙方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
以此為開端,接下來幾年里,中美兩國在公共衛生領域合作不斷。
中美疾控間開展了“中美新發和再發傳染病合作項目”,美國CDC專家來華參與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CFETP),并在中國抗擊“甲流”期間為我們出謀劃策。合作機制下,中國疾控中心原主任王宇和美國CDC主任湯姆·弗里登(Tom Frieden),每年都會見一次面。
我記得,美國流行病學羅伯特﹒方丹(Robert Fontaine)博士還因此獲得了中國政府授予來華工作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項——“友誼獎”。
當年,他的辦公室就在我對門。
我常說,如果中美關系能像那段時間里中美疾控中心間的關系這么好,就太棒了。
遺憾的是,美國總統換屆后這個項目結束了。
如果項目還在,那我推開門就可以和他討論,美國疾控方面也就能馬上知道疫情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對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控制疫情會很有幫助。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張文宏警示結核病怎么回事 張文宏是誰為什么2020-03-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