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心理陰霾。疫情迅猛來襲,大多數人一度認為“封城”乃短期之舉,豈料76天的“宅生活”就此展開。人心惶惶的日子在每個經歷其間的個體心中烙下痕跡,一把無形的鐵鎖亟需密鑰。
武漢4月8日0時起“解封”,不少市民聽聞消息誤以為往常即將回歸,實則尚有不小差距。那么,“解封”具體解什么?
武漢疫情形勢自3月以來出現明顯好轉,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市內公交車、地鐵先后于3月25日、28日恢復運營,火車站、天河機場此間進行了全面消殺。相關通告宣布,“綠碼”擁有者“解封”后可離漢。
與此同時,考慮到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因應無癥狀感染者和康復出院后復檢為陽性患者的出現,武漢將建立疫情防控長效機制并持續做好社區封控,以此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離漢通道“解封”,社區管理與以前會有何異同?不變的是公眾仍在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工作生活,變的則是物理隔離的適當調整以及特殊群體的幫扶細化。零星病例不等于防疫零風險,防護意識亦不能隨解封“煙消云散”。
“心房”解鎖,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自我疏導,更需要全社會的良善環境。
康復患者、逝者家屬、醫護人員及至每一位普通市民的心理需求當引起各方重視。尤其是康復者,即使出院回家,出于安全考慮也多將自己封閉家中。家住武昌老城的程勁松一家四口全部結束隔離回家團聚不久,他們在屋內仍時刻佩戴口罩,無特殊原因不敢擅自打開房門。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組長劉忠純總結,有關心理問題當前有兩塊工作需妥善應對,一是創傷后應激障礙治療,二是哀傷反應處理。他特別提到,對于逝者家屬要允許其哀傷,哀傷需要表達且需要時間。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你熟悉的武漢,回來了!你熟悉的武漢是什么樣的這樣場景令人熱淚盈眶2020-04-07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中華英烈網烈士英名錄查詢入口 2020網上祭英2020-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