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日民航局舉行的2020年第五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熊杰透露,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行業累計虧損398.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在此前免征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降低部分政府管理的機場、空管、航油收費標準等基礎上,下一步,民航局等相關部門將加強經濟運行監測,深入分析疫情對民航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帶來的影響,做好政策供給和儲備。
3月全貨機貨運量不降反升
南都記者注意到,同日,山東航空、華夏航空率先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山東航空表示,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下降明顯,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5億~7億元。華夏航空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075.7萬~1.2億元,官方說明稱,“報告期內旅客出行由春運前高峰驟然大幅減少,二月影響最為嚴重,三月開始逐步恢復。報告期內公司運力雖有所增長,但航班執行率、客座率同比均大幅下降,營業收入相應減少;同時,固定成本支出無法削減,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為負數。”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民航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65.2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7407.8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46.6%和53.9%,航班正常率為90.28%。其中3月份,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9億噸公里,同比下降63.4%;完成旅客運輸量1513萬人次,同比下降71.7%;完成貨郵運輸量48.4萬噸,同比下降23.4%。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全貨機貨運量逆勢增長,共完成25.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4%。為提升國際航空貨運運力,民航局簡化中外航空公司貨運航線航班審批,當月共批復全貨運加班包機528班,是去年同期的4.47倍,接近2019年全年加班包機總量的1/4。
此前民航局披露的統計稱,3月份,民航日均保障航班已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42%左右,恢復的客運航班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用工需求較為集中的地區。熊杰指出,隨著全國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3月航班量雖已有所恢復,但未來可能持續低位運行,容易產生安全衍生風險。
公務艙頭等艙旅客逆勢上漲
疫情正改變著不少旅客的出行習慣。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民航客座率大幅下降,但兩艙客座率的下降幅度遠低于經濟艙的下架幅度。南都記者從去哪兒網了解到,疫情最嚴重的的2月,選擇公務艙、頭等艙出行的旅客占比相較1月逆勢上漲,遠高于2019年、2018年的占比;從旅客群體來看,親子、偕老出行的旅客搭乘公務艙出行的意愿更高,80后用戶占比31%,是所有年齡段里搭乘兩艙比例最高的,說明許多“價格敏感性”的旅客正在向“安全敏感性”轉變。
為堅決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高發態勢,3月下旬,民航局對國際客運航班進行了進一步調減。據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介紹,4月以來,每日入境航班都未超過20班,日入境旅客在2、3千人左右。3月20日首都機場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分流后,截至4月14日,累計實施調整航班127班。第一入境點機場累計入境旅客28697人、留置在第一入境點的旅客24737人。截至4月1日的統計發現,第一入境點承接航班量較多的機場分別是天津機場、青島機場、呼和浩特機場。
孫韶華提到,在安排臨時航班(包機)赴疫情嚴重國家接回中國公民任務方面,3月4日~4月13日,民航局共安排16架次臨時航班協助在伊朗、意大利、英國、美國、西班牙的2744名中國公民回國,其中留學生1449名。未來幾周,民航局將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及時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按照逐步、有序的方式,對疫情嚴重國家、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留學人員回國提供便利。
4月8日,武漢天河機場國內客運航班復航,據民航局統計,武漢機場客運航班共有19家航空公司執飛,與國內45個城市恢復通航。復航一周以來,累計保障進出港客運航班799班,共運送旅客4.06萬人,其中2.44萬人出港,1.62萬人進港,放行正常率98.02%。
采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鐘南山強調必須重視入境人員檢測!鐘南山為什2020-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