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如何就醫?
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漸好,但境外輸入病例時有發生,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身免疫力低下的腫瘤患者,更要小心防護。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特別是HER2陽性的分子亞型,復發轉移率高,預后較差。乳腺癌患者就診情況如何?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抗腫瘤治療兩不誤?如果前段時間的治療已經受到影響,現在該如何恢復正常?
近日,福建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劉健教授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王川教授在接受采訪時,就疫情防控期間乳腺癌患者治療與康復的一些問題作了詳細解答。
01
關于就醫原則:
疫情防控期間,就醫五要點:“少”“近”“預”“門”“短”
兩位專家都表示,在疫情時期乳腺癌患者就診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但需要就醫的患者還是應該及時接受醫療。
省腫瘤醫院和協和醫院都采取了網絡咨詢、線上預約、門診“長處方”等一系列應對措施方便患者就醫。我省疫情防控情況較好,是全國第三個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省份,醫院診療工作逐漸恢復正常,但目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任務依然艱巨,防疫工作不能放松。
劉健教授表示
“當前疫情防控重點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乳腺癌患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要堅持防疫和抗癌兩者都要兼顧的原則。”
劉健教授參與了國家癌癥質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乳腺癌診療合理化調整指南》的編纂工作,他強調乳腺癌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要堅持 “少”“近”“預”“門”“短”的五大就診原則。具體說來就是:“少”即是能不去醫院看病的盡量少去;“近”即是確實需要到醫院看病的,堅持就近就醫,只要當地的醫院能滿足基本診療要求的就盡量留在當地診治,避免長途旅行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預”即是做好預先籌劃工作,如預約掛號、帶全當地醫學檢查資料、事先了解交通狀況等,提倡開私家車前往就醫;“門”即是到了醫院盡量選擇門診口服藥物治療,能避免住院輸液的盡量避免;“短”即是一定要住院的,也盡量縮短住院時間,避免院內交叉感染。
王川教授也強調,那些病情較早期、進展較緩慢以及用藥控制得比較好的患者,若出行確實存在困難,在不影響整體治療和療效的前提下,復診時間可以稍往后延遲,但首先要與醫生做好溝通,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調整治療周期,避免影響整體治療。
02
關于治療周期:
疫情態勢積極向好,患者堅持規范治療
乳腺癌患者術后可能需要接受放化療或靶向治療,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如果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正常周期完成治療怎么辦?
“現在國內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我省疫情防控態勢良好,患者應接受規范治療。”劉健教授提醒說,“如果乳腺癌患者因疫情未能及時接受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或靶向治療的,應盡快前往醫院救治,爭取治愈、降低復發、延長生存、提高生活質量。”
對于疫情時期被迫延遲治療周期的患者,王川教授表示,全國疫情防控最關鍵時期,各大醫院都采取了減少床位、限制人流量的措施,定期化療的患者可能會受到影響,治療被迫往后拖延了幾天,但從全球數據來看,拖延幾天對總體治療效果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在疫情防控期間,也建議化療周期適當調整,如兩周方案轉化為三周方案,即三周給藥一次,減少患者到醫院的次數,療效并無折扣,對患者生存依然獲益。
03
關于靶向治療
妥妥相遇,規范治療是療效的保障
乳腺癌人群當中大約有1/4的患者會高度表達HER2,在沒有靶向藥物之前,HER2陽性是乳腺癌當中惡性程度最高的類型。
近年有了靶向治療,特別有了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兩種藥物聯合的“雙靶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有了長足的進展。兩位專家強調,規范治療對于雙靶治療的療效至關重要。
臨床實踐表明,堅持規范治療、按療程用藥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獲得早期治愈的機率也就越大,規范治療是關鍵也是前提。
王川教授表示
“接受術前雙靶新輔助治療的乳腺癌患者,需堅持6-8個療程的標準治療,同時每2個周期進行影像學評估,評估有效(PR或CR)時,則繼續按療程治療。規范的新輔助治療可以達到很高的pCR率,甚至部分臨床研究高達60%-80%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術前實現病理學完全緩解(pCR),大大提高了后續外科手術的治療效果,患者預后也更好。”
雙靶輔助治療,可以幫助具有高復發風險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術后降低復發風險。王川教授叮囑,早期輔助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在術后堅持全療程18個周期的治療,按3周治療法,每3周給藥一次。無論是否有延期,輔助治療都必須要持續一年(18個療程)。
“如果靶向治療因疫情被迫延期超過3周,無論單靶還是雙靶方案,都需要重新使用初始的負荷劑量,以保證靶向治療效果。”劉健教授提醒。
“對晚期乳腺癌患者來說,規范的一線治療則更為關鍵。帕妥珠單抗聯合曲妥珠單抗的雙靶治療是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的標準方案,應該首選。雙靶方案較單靶方案能顯著提高療效和延長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劉健教授解釋:“晚期患者每復發一次,療效就降低一半,因此要更加注重一線治療的及時性、精準性、規范性,患者在一線治療有效控制之后還必須按期到醫院接受規范的維持治療,以實現對腫瘤的長期有效控制,甚至治愈。”
04
關于雙靶治療:
納入醫保目錄,更多患者可用上創新藥
2019年11月28日,人社部國家醫保談判公布, 97個藥品被納入全國醫保報銷范圍。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輔助治療和新輔助治療兩大適應癥的創新靶向藥物帕捷特(帕妥珠單抗)被納入國家醫保范圍,并同步確定了醫保支付標準。
帕妥珠單抗是繼2017年曲妥珠單抗之后,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第二款抗HER2靶向藥物。兩款靶向藥物都支持術后12月持續使用,這意味著輔助治療延期超過三周需要增加的負荷劑量也納入了醫保報銷,給乳腺癌患者及家庭帶來極大福利,牢牢筑起了患者的經濟后盾,為廣大乳腺癌患者解除后顧之憂。
王川教授介紹,帕妥珠單抗入醫保后,不僅價格從1.88萬元/支降到了4955元/支,而且還能享受高比例的國家醫保報銷,報銷后患者自付費用只剩下一小部分,這一惠民政策讓更多患者可以用上創新藥。
05
關于自我健康管理:
重視居家防護,心理疏導和適當運動都很重要
乳腺癌患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群,本身的免疫力就差,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呢?劉健教授和王川教授給廣大乳腺癌患者提出了六點建議:
首先是居家防護,少到人群多的地方,要戴口罩、勤洗手,外出盡量開私家車,不要擠公交車,同時有意識地提高自身免疫力。
其次是隨訪,要跟醫生多溝通,遵從醫生的建議,規范治療。
第三,腫瘤是一個慢性病,尤其是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相當長,患者的服藥時間很長,晚期更是終身服藥,所以長期服藥過程當中的藥物不良反應,患者自己要學會分辨和處理。
第四,心理健康疏導非常重要,不要談癌色變,要對治療有信心。
第五,營養均衡,這對提高免疫力極大的影響。
第六,要適當運動,加強鍛煉,也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采寫/林寶珍
指導專家
劉健教授
福建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
王川教授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齊齊哈爾暴雪怎么回事?齊齊哈爾溫度多少為什2020-04-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