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張文宏回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問題。有觀點認為,應該開展全民的核酸篩查," 地毯式 " 搜尋無癥狀感染者。對此,張文宏表示反對。
張文宏指出,首先,核酸檢測結果僅能代表當前沒有被感染,但不代表未來不會感染,同時,核酸檢測一定會存在假陰性的風險,就技術本身而言,單次檢測會存在 30% 的假陰性率,而檢測兩次這一數值會降至 10%。但是,要把所有的感染者都給篩出來,是不可能的。
更為重要的是,所有的篩查,無論是抗體或者核酸,都是在病毒大流行的時候進行的。也就是說,在發病率比較高的時候,這種篩查才是有價值的。在全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出現病例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全民篩查。
" 什么人應該接受核酸檢測、如何檢測,應該由專家做出判斷。病毒學、傳染病學、檢驗醫學、醫學管理等相關專家一起討論,這個事情值不值得做,是不是合理。" 張文宏舉例說," 假設在人口近 1500 萬的武漢市開展全民的核酸檢測,當地檢測能力最高一天 2 萬例,這樣需要開展超過 700 天時間。這種方式效率不高,沒有切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北京時間 4 月 22 日 14 時(印度德里時間 11 點 30 分),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邀請張文宏教授做客央視新聞,為華僑留學生答疑解惑。
今冬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
現在判斷為時過早
張文宏分析,全球采取了防控措施都與大流感時期策略比較接近,目前全球抗疫策略不是徹底的策略,未來歐洲、美國、印度的疫情都將在低水平波動。非典時,全球總病例只有 1 萬,現在新冠肺炎病例數有 200 多萬。夏天過后,新冠肺炎不會像非典一樣突然消失,很長一段時間會低水平波動。
他認為,呼吸道傳染病在冬季來臨時會有小的高峰甚至大的高峰。至于新冠肺炎的第二波疫情來不來、有多高?現在判斷為時過早,但是要為這樣的疫情做準備。
國際疫情的發展態勢如何?
處于可控范圍
張文宏介紹,目前歐洲新增病例在下降,澳洲也是下降,美國則處在平臺期。應對疫情上,大家都發現了病例死亡的高危因素,比如老年人、肥胖、有基礎疾病比如心臟或者哮喘等。歐美雖然沒有控制到中國這么好,他們看到新增病例出現了下降趨勢。
最近與法國科學家視頻連線中,法國科學家露出了笑容,這與兩周前哭喪著臉完全不同。這說明外國專家逐漸知道怎么去對付這個病毒,這個病毒在可控范圍內。
他認為,歐洲疫情應對,第一步,阻礙了傳播,疫情的峰值出現了;第二步,所有老百姓 ( 83.040, 0.84, 1.02% ) 已經知道防疫;第三步,讓風險相對低的人群出來活動。如果社會停擺,很多人失業,很少有國家能承受。可以說,目前全球疫情處于可控范圍。
回應 " 蛋白質風波 ":
充足營養對疾病控制非常重要
此前張文宏曾建議 " 多吃雞蛋、喝牛奶,補充蛋白質 ",這番言論引發了網上熱議,對此張文宏給出了回應。
他介紹,這個時期需要科學的東西來幫助防疫。營養對這次防疫特別重要。我們在上海接受了大量的輸入型病例,發現年輕的、營養良好的患者不會發展到重癥。留學生營養條件普遍較好,但是返回上海的各國打工人員路上吃不好、喝不好,吃的都是方便面,整體營養狀況非常差,病情出現很快進展。
我們很快調整了治療策略,在病房里正規醫囑上,寫上了每天吃雞蛋在幾個以上。一定要把蛋白質調到一定水平,不然病人沒有機會產生大量抗體。基于這一點,我們認為,充足營養對疾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問題關乎蛋白質在抗疫過程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張文宏稱開展全民篩查核酸不可行 張文宏為什么這么說原因揭秘2020-04-22
- 張文宏回應不能喝粥說了什么 張文宏回應不能喝粥怎么回事2020-04-21
- 張文宏說對偶爾出現病例不要奇怪 張文宏為什么這么說具體什么意思2020-04-1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鐘南山說我們挺過來了什么意思 鐘南山說了什2020-04-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