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將至 出門旅游安全嗎?
不建議老人、孕婦等高危人群出游 專家稱氣溫升高不利于病毒存活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4月2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22日24時,湖北現有確診病例69例,其中重癥病例2例,均為武漢病例。全國現有確診病例首次降至1000例以內,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有半數以上治愈出院。但個別地方聚集性疫情確診人數仍在增加,要盡快阻斷傳播途徑,補上防控短板漏洞,堅決遏制疫情反彈。
會上,有關專家還介紹了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
解疑一:五一期間能不能出去旅游?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介紹,五一將至,對于大部分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出去旅行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輸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要保持警惕之心,要意識到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他說,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這些高危人群不建議出行旅游。“對于出行人員要注意預防,出行前做好準備,建議就近錯峰出游,盡量避開熱門景點或者景點的高峰時段,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開展一些娛樂項目,如果準備跨地區出游的話,應該選擇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并且要提前去聯系景區,了解當地的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準備,也需要準備一些必要的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以備路上使用。”
解疑二:如何看待“網傳病毒來源”的說法?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說,我們注意到互聯網上的相關信息,美國有人懷疑德特里克堡生化研究基地可能是新冠病毒來源的說法,美國方面對此沒有公開回應,我們無從作出判斷。
他說,病毒溯源本身是科學問題。從病毒溯源科學研究全過程來看,這是一項科學難題,需要較長時間,且存在不確定性,“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希望世界各國把精力和關注點集中放在疫情防控重點工作上,病毒溯源這一科學難題需要各國科學家深入研究。”
解疑三:疫情會隨氣溫升高逐漸被遏制嗎?
施一說,新冠病毒是一種囊膜病毒,相對來說,對溫度是比較敏感的,氣溫升高是不利于病毒存活的。
“我們需要對病毒的傳播方式進行分析和思考,尤其不同的病毒傳播方式是不太一樣的。現在我們知道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相對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這就是為什么流感一般是在氣溫比較低的冬春季高發,夏季不常見。”
他表示,現在普遍認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相對來說,這種傳播方式受氣溫的影響會小一些,而且我們也注意到南半球的國家目前處于夏秋季,天氣比較炎熱,但是新冠疫情依然持續發生。最終情況如何,我們需要進一步觀察。
解疑四:新冠病毒是否會成常態化病毒?
施一說,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國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存在,對人類的威脅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
他說,關于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目前沒有發現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這么高的變異性,因此常態化的可能性不太大。”
他提到,也有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傳播能力高,已有四種冠狀病毒為季節性流行,新冠病毒形成季節性流行有一定的可能性。
文/本報記者 劉藝龍 孟亞旭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4月23日福州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020-04-24
- 4月23日福建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2020-04-24
- 截至4月23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04-24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定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2020-04-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