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7日收盤,A股市場除已經鐵定退市的*ST保千外,還有天廣中茂、神霧環保等6家公司股價低于1元;另有36只股票收盤價介于1元至1.5元,距離仙股區只有一步之遙。加上51只股票收盤價介于1.5元至2元(不含)之間,兩市5月7日收盤價在2元以下的A股股票已達到94只。
除了深陷“1元線”下的公司仍在奮力掙扎外,“1元線”以上很多公司也已經未雨綢繆,采取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回購等措施,提振股價以維持上市地位。
問題公司占大多數
4月30日晚,ST銳電由于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人民幣1元面值,觸發“面值退市”標準,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ST銳電成為今年以來第一只面值退市股票。
在其身后,多家公司仍深陷“1元線”下。截至5月7日收盤,*ST美都、天廣中茂、神霧環保、盛運環保、ST天寶、*ST天馬6只股票收盤價低于1元,其中天廣中茂最為危險,公司股票已經連續18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5月7日,雖盤中努力拉升,但截至收盤時跌幅為9.47%,0.86的收盤價也意味著如果5月8日再度出現下跌,將無法避免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的局面。
收盤價在1元至1.5元區間是ST、*ST公司集中營。該區間內36只股票中,有29只為ST、*ST公司,大多存在經營困難、債務纏身、治理混亂等問題,有些甚至是“多病纏身”。以*ST林重為例,公司2019年虧損近20億元,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2019年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大市值公司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價1元至2元區間,已經出現了如包鋼股份、山東鋼鐵、和邦生物、海航控股、國電電力等多家百億級大市值公司身影,其中包鋼股份市值更是超過500億元。
與一般印象中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大多是資本市場的“壞孩子”不同,多家大市值公司業績并不差,也未出現過重大違法違規問題。以包鋼股份為例,2011年至2019年9年間,包鋼股份僅有2015年出現虧損,其余年份全部實現盈利。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37億元、672億元、6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6億元、33.2億元、6.68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每股凈資產接近1.15元。
和邦生物2012年上市以來從未出現過年度虧損現象,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7.4億元、60.1億元和5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8億元、3.63億元和5.17億元。
這批迫近“1元線”的大市值公司一個共同特征就是股本大。以包鋼股份為例,其455.9億股的總股本位居鋼鐵板塊總股本的第一名,甚至是第二名寶鋼股份的2倍多。和邦生物2012年上市,上市后公司多次實施高送轉,2014年10轉增10股,2015年10轉增20股,2017年10轉增10股送2股,公司總股本快速膨脹到88.31億股。
此外,這類公司周期性行業公司居多,比如鋼鐵行業的包鋼股份、山東鋼鐵、重慶鋼鐵,有色領域的銅陵有色,能源電力相關的國電電力、永泰能源、石化油服等。在周期性低谷時,業績和估值遭遇雙殺,導致股價低迷。
包鋼股份就表示,鋼鐵行業在經歷三年“化解過剩產能”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逐漸衰減,鋼鐵行業高供給壓力有所顯現,市場價格下行,疊加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侵蝕企業利潤,鋼鐵行業盈利水平顯著下降;同時,受稀土精礦需求量下降,輕稀土市場價格走低等因素影響,稀土精礦盈利能力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公司4月30日披露的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33.97億元,同比下降5.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68億元,同比下降79.9%;今年一季度公司更是虧損3.24億元。
自救提振市值
在生死面前,很多上市公司打響“1元線”保衛戰。
以天廣中茂為例,在連續16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后打出了保殼組合拳。公司股東陳秀玉、陳文團與銘澤投資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將公司16.87%股份對應的股東表決權、董事提名權等股東權利委托給銘澤投資,銘澤投資成為天廣中茂單一第一大股東。尚融資本、銘澤投資擬向天廣中茂提供流動性支持,協助天廣中茂剝離園林資產、保留和拓展現有消防主業、穩定食用菌產業;并將協調資源為天廣中茂現有業務及新業務的開拓提供支持。此外,銘澤投資、尚融資本及其關聯公司承諾擬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
但這一“易主保殼”的方式恐怕也不能挽救天廣中茂,公司股價僅僅在公告后第一個交易日略有表現,5月7日又再度跌停。
從過往面值退市公司經歷來看,一旦拖到最后幾天,臨時抱佛腳往往無濟于事。很多公司開始將提振股價的自救行動前移,其中,回購和大股東增持是主流的自救手段。
包鋼股份早在去年就已經展開自救行動。2019年11月20日,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元/股,回購期限為董事會通過回購方案后12個月內,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截至3月底,公司回購金額接近5000萬元。在回購尚未完成之時,包鋼股份的退市風險加劇,包鋼集團又拋出20億元至40億元的增持計劃。
山東鋼鐵董事會則于2月6日通過回購方案,回購總金額不低于2億元且不高于4億元。截至4月30日,回購累計支付的總金額接近2.1億元。
和邦生物4月30日董事會通過回購方案,回購總金額不超過6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18元/股,回購時間為12個月。但公司股價維穩行動遭遇了股東減持的挑戰。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西部利得-匯通7號資產管理計劃、西部利得-匯通8號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公司7.66%股份,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集中競價交易減持期間為2020年3月30至2020年9月25日。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怎么回事?珠峰為什么2020-05-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