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山東省民政廳5月12日消息,近日,省民政廳、省委政法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全省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著力抓好照料服務、甄別尋親、街面巡查、落戶安置、源頭治理、救助網絡、能力建設等工作任務,切實維護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實現救助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改善和提升。
其中提到,要集中開展長期滯留人員落戶工作,制定安置方案報請同級政府,著力解決長期滯留人員突出問題。
具體如下:
一、全面開展照料服務達標行動。開展救助管理和托養機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對轄區內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內部管理、生活照料、衛生防疫、藥品安全、消防安全、離站返鄉、站外托養等工作進行檢查整改。按照“站內照料是常態、站外托養是例外”原則,有步驟、分批次開展托養人員站內接回工作。建立第三方監督委員會或特邀監督員制度,對救助管理機構和托養機構的運行管理、人員照料情況進行監督。
山東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可落戶
二、大力開展救助尋親服務行動。建立專業尋親隊伍,對全部滯留人員進行一次甄別尋親,通過人臉識別技術、DNA比對、“頭條尋人”、微信公眾號、救助尋親網、尋親熱線等方式,拓展尋親路徑。對已經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員,在其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安排護送返鄉。
三、持續開展街面巡查和綜合治理行動。開展街面巡查救助,強化街面治安綜合治理,完善街面救助程序,有效減少“強行討要”、“職業乞討”等不文明現象。在每年7月至9月份開展“夏季送清涼”、11月至次年3月份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活動。在極端天氣重點對橋梁涵洞、地下通道、熱力管線、廢棄房屋、火車站等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進行巡查,做到早發現、早救助、早處置,確保不發生凍餓死傷等極端事件。
四、集中開展落戶安置行動。集中開展長期滯留人員落戶工作,制定安置方案報請同級政府,著力解決長期滯留人員突出問題。對暫時無法落戶但應當予以長期安置的,民政部門要盡快將人員轉移至公辦養老機構、精神病院等照料,切實維護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
五、全力開展源頭治理行動。建立返鄉人員幫扶臺賬,組織人員或委托當地村(居)民委員會了解其家庭狀況,鄉鎮(街道)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有關政策予以幫扶,避免其再次陷入困境。救助管理機構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并將花名冊通報給鄉鎮(街道),由鄉鎮(街道)組織人員定期回訪。對低保戶、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和即時幫扶人口等有流浪乞討經歷的人員予以重點關注和幫扶,對確有困難符合條件的按照有關政策及時納入低保或臨時救助,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
六、開展救助網絡建設行動。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救助網絡,市縣級民政、公安等部門安排專(兼)職救助人員,鄉鎮(街道)安排專(兼)職人員,村(居)設立救助聯絡員或城鄉社區網格員,建立健全救助網絡工作隊伍。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各級民政部門履行救助管理牽頭職責,救助管理機構履行救助主體責任,鄉鎮(街道)、村(居)監督指導家庭履行監護責任,強化上下聯動和部門配合,有效發揮專兼職救助人員協同救助作用,做到城鄉救助工作全覆蓋。
七、全面提升救助管理隊伍素質行動。開展“大學習、大提升”活動,集中開展政策宣講,通過知識競賽、模擬演練、實務操作等形式,不斷提高救助干部政策理論和業務能力水平。救助管理機構定期開展實務培訓,建立學習工作制度,每周不少于半天業務知識學習,實現從業人員全覆蓋。落實工資傾斜政策,加強對救助管理干部職工關心關愛。
觀察者網注意到,5月7日,全國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民政部會同中央政法委等10部門聯合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包括開展落戶安置行動,及時為符合條件的流浪乞討人員辦理落戶安置手續,將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擺脫生存困境等內容。
日前,江蘇省、江西省、青海省、廣東省也紛紛展開專項行動,提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男子跳天橋被公交車接住怎么回事?詳細經過現2020-05-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